他们是隆冬时节离开北京的,只因毛主席的一声令下: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天寒,开往陕北延安的知青专列上坐满了背负行囊的下乡知青,临行者、送行人,熙熙攘攘;叮咛声、啜泣声,一片嘈杂。习近平隔着车窗凝视着满目不舍的大姐,坚定地点点头,笑了。文化大革命犹如高山,把本是“高干子弟”的他打压成“黑帮子弟”,也让他在北京的生活水深火热,这一去倒是一种解脱,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泰戈尔说,信仰能欺蒙人,可是它有一个极大的好处,能使一个人的面貌添上一种神采。生于革命家庭,习近平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坚定的政治理想。试想一下,一个从小生活在北京的十五岁少年,猛然来到黄土高原的山沟里,面对满目浑黄的土原,心理和生活上的巨大落差都会给他带来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讲到了“过四关”的故事,我专门找来读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我无法想象他是如何在充满跳蚤的炎夏,拖着饿得发倦的身体在田间劳作,但我知道,内心坚定的信念让他度过了最难的“思想关”,任何其他困难和关卡便都无法再将他拦截。习近平和其他知青一样,有理想有抱负,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但是由于父亲“问题”的牵连,他的热情最初并未得到支持和肯定,甚至还受到漠视和怀疑。若不是心怀信仰和希望,恐怕很难坚持下去,正如曹谷溪所言:“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从无忧无虑的少年学生,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陕北农民,再到光荣的共产党员、青年干部,习近平的成长令所有人震惊。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再敬第二杯,你是我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亲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我想,用《三杯茶》中的这句话来诠释习近平与梁家河人民之间的感情再合适不过。他言语不多,却是一个热气腾腾的人,就像是冬天呵在玻璃上的气,氤氲着温暖的水雾。“近平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近平真是个好后生”、“再糙的饭近平也吃得香,再穷的人近平也看得起”,一句句质朴又满含深情的话语触动着我那条叫做感动的神经。在那个人人吃不饱的年代,他曾多次偷偷把自己的粮票和现金压到老乡家的碗底;他把绣有“娘的心”的针线包送给好友,对方悉心保存38年后将其上交给国家;离开梁家河多年依旧与村里人保持书信联系;听说村民有腿病和心脏病,将其接到身边出资治疗;当上国家主席的他,回乡视察时,还能准确、热络地叫出村民的小名……读着习近平与乡亲们这些微小的故事,我着实感动到泪流满面。离开北京与亲人分别的时候,他没有哭,离开梁家河去清华大学读书时,全村人前来送行,望着一瘸一拐赶来的残疾人,他哭了。七载岁月倏忽而过,在梁家河的生活,是习近平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正是与村民至亲至深的感情,他才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是我把心留在了这里”,他的心不仅留在了梁家河,更留在了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成为他一生的牵挂。
七年知青岁月,为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树立了“以人民为本”的方向。延安人民像当年慷慨接纳那支精疲力竭的红军队伍一样,又慷慨接纳了近3万名北京青年。每至夜晚,习近平住的窑洞里总是挤满了来找他拉话的乡亲,他讲起外面的世界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也常向村民学习如何干农活,不算大的窑洞总是异常热闹。深夜,他开始安静地读书,四周寂静,唯有翻书的细微沙沙声,颇有一种“众人皆睡我独醒”的味道,昏黄的油灯影影绰绰,光影洒在习近平脸上,使他的五官更显深邃,也许就在那时,他更加坚定了内心想要为人民办事的理想。打井、修坝、办沼气、开铁业社、开代销社、办扫盲识字班……一件件小事、实事,都给梁家河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在那个穷困的年代,做这些谈何容易,他说:“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黄土高原雄浑苍茫,充满厚朴,也许习近平最初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只是为了给村民减轻一些困苦,为了让他们看看深山和窑洞所限制的那方天空以外的辽阔世界。可也正是这一次次的锻炼,在他心里埋下了为人民办事的种子,在他后来担任各级领导的施政实践中不断升华,最终上升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情怀。他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说到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而现在,我、我们、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都正感受着他赤诚的、为人民做实事的心!
我读这本书可谓恰逢其时,刚刚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工作观尚未稳定,重温习近平主席的七年知青岁月,切实感受作为基层公务员该有的心智和作为,他就像挺立在我面前的一棵树,是极好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