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不同,婚姻的价值取向也不同,幸福标准也各异。
我的邻居姑娘年轻时长得十分漂亮,浓眉大眼,皮肤白皙,在一群土里吧唧的村姑面前像一朵出水芙蓉。而且她很会打理家务,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净利落。伙伴们推测:她肯定会嫁得好。
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居住的房子大多是草房子,偶尔也有小瓦房。谁家如果能盖几间平台,不亚于现在的三层小别墅,在众多残屋破瓦之中独树一帜。那也是财力和地位的象征。
邻村有户人家盖了几间平台,在周围草房子的映衬下,就像一群村野农夫拥着一位器宇轩昂的都市帅哥,给人一种鹤立鸡群之感。邻居姑娘的父亲想方设法打听到这户人家姓甚名谁,并且也知道人家有个还没定亲的儿子。尽管这家的儿子个子不高,相貌平平,还比邻居姑娘大几岁,姑娘父亲心里依然十分满意。盖房子要倾尽半辈子的心血,闺女不用操这份心了。于是,他胳膊接胳膊托媒人提亲,男方一看对方是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欣然答应。紧锣密鼓,姑娘不到二十岁就嫁了出去!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姑娘所嫁的村庄楼房林立,一栋比一栋气派。因为男人能力平平,他们家的设施毫不起眼。姑娘有时候会趁集市做点豆腐脑儿补贴家用。不知道她是否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同事贺老师回忆起自己当初相亲时的事,还不停地感叹:自己那时候怎么那么傻呢!堂嫂给她介绍了一个娘家庄的男青年,同样是中师毕业,人家父亲还是教育上的一把手。按理说这条件没得挑。嫂子一再交代:看不中人千万别接人家的钱!
贺老师当时已心有所属,心仪的人家里弟兄三个,连所房子也没有,穷得叮当响。母亲不太同意,非让她去相亲。男青年很豪爽,直接拿出一千元的见面礼。要知道这一千元相当于当时一年的工资。贺老师谨记堂嫂的话,坚决不要他的钱!
男青年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条件这么好,为啥不吐口!问题出在哪里了呢?他问媒人,媒人说姑娘看不上你呗。男青年还不死心,亲自跑到贺老师就读的学校,非要亲口问个究竟。可是贺老师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男青年在父亲退休后,接着干父亲那一角,经济实力雄厚。
不过贺老师两口子夫妻恩爱,孩子懂事争气,日子过得也不错。
幸福标准不同,幸福指数也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