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自然
最早知道滕王阁这么个地方还是要追溯到中学时代学习的那首《滕王阁序》,当时虽然喜欢文学,但还未到如痴如醉的地步。如今只记得其中的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果现在可以全文背诵下来,倒是可以省下门票免费参观嘞。
拍摄于18年6月14日晚我是于今年6月14日下午忙中偷闲才有幸与滕王阁结缘,真正见识到了滕王阁的宏伟壮丽。
其实,关于《滕王阁序》还是有很多争议点的,其中有一点关于其创作时间。一是唐末五代时人王定保的《唐摭言》中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时,王勃的父亲可能任六合县(今属江苏南京六合区)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又因为这篇序文中有“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之语,也可佐证。另一个是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认为《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在越南河内西北)看望父亲(那时他父亲任交趾县令),路过南昌时所作。对于这个创作时间争议就先不作探讨,只知诗人王勃路过滕王阁时,时当九月,秋高气爽,所以与骄阳似火的六月来说景色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白天的景色是江水潺潺,清澈碧玉,天空凝结着团团云朵,但却不再有暮霭中的山峦重叠和浓郁的山峰耸入云霄的景象。孤零零凌空楼阁倒不像是飞翔在天空,而是被周围的群楼大厦孤立着,犹显得格格不入。
拍摄于18年6月14日晚打开历经沧桑的阁门,俯视褪色的屋脊,将江景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正值夕阳西下,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
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清风徐来,波澜不惊,这时华灯初上,广场上欢快的歌声代替了渔舟唱晚,现代的文化与历史文化交相呼应。
拍摄于18年6月14日晚音乐与美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拼凑出良辰美景,真是令人赏心乐事!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忙中偷闲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
欢乐瞬间即逝,悲哀逐渐袭来,我也仿佛知道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萍水相逢都是情,擦肩而过都是客,而我于这滕王高阁临江渚是客还是其于我是客呢?
拍摄于18年6月14日晚拍摄的照片无做任何修改,全是原图原景。
网友评论
几年前开始看严歌苓,顺便在文字里埋点小彩蛋。
现在,我也背不全了,
惭愧,,,,
你看我的这篇文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