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就光怪陆离
为什么要读书呢?读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最开始遇到这个问题是源于大一时室友的发问。全部考试结束后歇两三天才有金工实习嘛,没什么事情做就天天泡图书馆看五花八门的小说。看不完就抱着书回宿舍接着看。然后某天有室友看着我抱着闲书在看,问,你看这些书有什么用啊?综测也不加分,也不能提高你的绩点,你看了这些也没有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种感觉。所以为什么要看这种闲书呢? 当时就懵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干笑着说:啊...这个...可能我喜欢吧。
现在面对这个问题,也算有了个大概的答案。我觉得读书让我明白了世界诺大且包容,人生有着无数的可能性。
拿我个人举例,在我出生的那个小县城,考上常春藤大学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大多数人们对于大学的认知上限就是清华北大,对于他们来讲,同性恋,不婚主义,都是无法企及和理解的陌生概念。在这种环境下我所理解的人生也过于狭隘,在初中与高中,由于升学的压力以及过于内向的性格,圈子很小,周围更多的是一群与自己年龄相仿、性格相似、志趣相投的朋友,大家的经历都差不多,想法自然也差不多。来到大学后,突然发现自己与周围人,无论是生活习惯,表达方式,还是价值观念,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最开始会觉得好奇怪啊,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究竟怎样才算是对的?看到一些人斤斤计较不停算计得失的时候,可能就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自私呢,或者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过于大条等等。认为世间事情非对即错,一切都有着标准并且权威的答案。但是价值观,谁又能说的准呢?
大学的课程不算特别轻松,但相较高中也有着更多的闲暇时光,空闲时间就去图书馆逛逛,我是一个很随性的人,有时候会因为对一本书的奇怪名字感到好奇,也会因为封面意外的合我心意而去看,完全出于兴趣,想看就看。书里有个孤零零的小王子,有一天,他看了四十四次日落;书里还有个长相丑陋的卡西莫多,可他心地善良;而衣冠楚楚的费罗拉,却是个人面兽心的家伙。还可以看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相互掐架,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拥簇者喋喋不休地争论。从而知晓了自己的孤陋寡闻,然后在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中,汲取各种观念因而变得更加包容,尽量平等的看待周围人,较为冷静地看待所经历的喜怒哀乐和起伏跌宕,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现在再遇到思想观念冲突的事情,更多的是好奇,他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形成了现在的性格、思想以及处事方式。学会了对待不同观点更加包容,保留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决定。仔细掂量周遭人群抛过来的价值观,重新思考父母老师所教会的人生观,会先看看它们是否真的适合自己,而不是一口吞下。然后就发现有些认知观念开始松动了,有些窸窸窣窣的石块从高山上面碎裂开来,看到了更加真实的自己。
读书有时候就像与作者在交流,通过他人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就像是在探宝。很多不明白的事情书中也会有不同的思想以及做法来供你参考。也许读这些闲书并没有使我学习多好,但也确实使我看事物更全面,更客观,虽然我可能不赞同你的看法,但我尊重你的观点以及你表达自我的权利。这就是我认为的读书的意义。最后想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世界本就光怪陆离,众人想法自然千奇百怪。也许任何一个人在片面的情况下,都没有权利去定义另一个人吧。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