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作者: 吉山比尔 | 来源:发表于2021-02-14 08:25 被阅读0次

纯粹的自然而然的美,而没有人情赋予其上,这种美便缺少了一些灵活与意蕴。一种美,因为折射出人的情感,从而走向了至美,让人流连忘返,入其中而“乐不思蜀”。

美感,来自真实,一种朴素语言描绘的真实,方才有代入感,让人彷佛身临其中,情有其感。能将读者感同身受的美感,方才是大美,大美生于朴素与简单。美感来自纯粹,如果加入刻意的修饰与装潢,便有了情感上的疏远。

这种美感的感受,亦是需要一颗简单、自然与柔软的敏感心,方能捕捉到并描绘出。这种美感,亦是需要有一种精神与性情,恰恰温和了当时的境界。这种美感的享受,便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他便是元丰六年的苏轼。此时,苏轼身居黄州,已经因为“乌台诗案”而贬谪此地有四年。

同在元丰六年这一年,张怀民亦被贬谪到黄州。两个在官宦之路上,遭遇相同的两人便走到了一起。而张怀民是一个性格倔强之人,亦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苏轼与之交往甚是投机与和谐,遂将其引为知己好友。

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因为当夜月色清亮如水,难以入眠的苏轼,索性便起床前去找张怀民,便有了属于二人最美的夜游,便有了让人羡慕不已的《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本要解衣睡觉,这时如洗月光,悄然通过窗户洒入房间,让房间内顿然有了清明,寂静与惬意。在这一片的寂寥里,竟是让我浮想不已,难以入眠。我耐不住脉脉含情月光的诱惑,萌生出了出去享受一番这月色的浪漫与神秘。

这等的美好,这等的惬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惜身边没有能与我默契望月人,我便想到了住在承天寺的张怀民。与张怀民同游于月光之下,观赏明夜之美好,定是一番自在与随性。

找到张怀民,他亦是尚未入睡,我们二人便是一同散步于庭院之中。庭院里盛满了月光,月光如水一般的倾注在地面,这个院子便成了一汪的清溪水池,时而散射着闪烁的光芒,时而清澈透明的望见水中模样。

那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时而摇摆不定,时而挥动荡漾,缓缓而舞。看着如此的美好,让人情不自禁触摸而感受它的轻柔。行走在庭院之中,身心感受着空灵而坦荡的意境,心便飘飘然欲醉了。

徐徐清风吹来,耳旁边有着清脆的竹子声,有着高深的松柏声,而那水中的藻与荇菜亦是舞动的急匆。此刻,我才意识到,原来那妩媚的水草,竟是竹子与柏树的倒影呀。那清纯的月光,竟是把它们的影子画的如此的动人。

月夜处处有,但这种美只有清淡高雅的人才能欣赏;一种美,只有被人欣赏了,才能不辜负这美哉天地的月夜。竹柏处处有,但它们动人心魄的倒影只有精神高尚静雅之人才能欣赏;一种风骨,只有君子相惜,才能感天动地。

虽身处官宦场,却被贬谪该处,无以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无有太多事物处理,我们便成了“闲人”。在这尘世,如此美好,如此的温情,如此的景致,也只有我们两个“闲人”方能享受。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重复读此句,总会想到一句话:“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

望着窗外的月,也许它曾经照亮了苏轼与张怀民同游的夜晚;望着窗外的月,虽是清亮、静雅,但却找不到苏轼感受的那一份情趣。也许,我们缺少了一颗感受自然的心;也许,我们缺少了一颗感受美感的心;也许,我们缺少的是一份精神,一份心情,一份发现。

相关文章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我两人者耳

  • 何夜无月

    东坡夜游小文,意蕴深远,胸怀博大、旷达乐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下)

    2. 面对如此美的月色,苏轼生发了怎样的感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品读文中写“月下抒怀...

  • 何夜无月?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身处这这茫茫月夜,又有几人明白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呢? 不,没有,是的。...

  • 即使人生不如意,也能泰然处之

    今晚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作者结尾发出这样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为什么说他...

  •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温情

    常怀感恩之心,所有的遭遇就不会那么坏,总有光能照进黑暗的夹缝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In上海

    怎么就又到了上海这个城市,严小歆的问句我无法回答,可能就像苏轼那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孤影,一道,一星

    苏轼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而。”何谓闲人?恐如己。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要寻...

  • 何夜无月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晚上稍微轻松些,似乎心情也特别好。 最近有些忙,很忙很忙快喘不过气来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fy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