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于2020年,偶然翻出来,才发布。

儿子现在14岁,在他与朋友和同学的相处中,有时会遇到一些问题。雨娃算是比较宽容有耐心的类型,在人群中也比较好相处,问题是他有时缺少界限。
他有个同学,经常会饿,常问同学要吃的,雨娃带饭时也会带些水果牛奶还有每日坚果,时间久了,他说水果和坚果基本上都是那个同学吃掉,开始是她要他给,有时是她直接拿,有时是雨娃直接给,反正她也会要,但是有时她只给雨娃留一点点,还像施恩给他似得,让他很不舒服。我不在乎那些零食,雨娃也不是心疼零食,而是不喜欢这种感觉。我猜这孩子的妈妈可能没有时间细心照顾她,不然怎么老是让孩子饿着上学呢。所以有时让雨娃多带一些,但是雨娃选择不带了,因为一段时间后,他的付出,不但没得到感谢,还成了理所应该的习惯,哪次不给了,遭到那个同学的讽刺。自从不带零食,那个女孩一直态度不太好,可能觉得雨娃是故意的,此后雨娃即使给她吃的,她都不要,party时间雨娃带的零食她也不动。
雨娃心里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己付出了还是会得罪别人呢!关于这个问题,教会主日学老师有一次教导他们,如果你带了吃的,被别人吃了,你怎么办呢?答案是,下次带更多吃的,大家都笑着看雨娃,大概知道雨娃遇到了这个问题。教导孩子,的确应该是对别人有爱,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给与帮助,但是,一旦自己的帮助没有回报,甚至还会让关系变差,孩子心里的确会不甘心。
我希望雨娃是个有爱心愿意分享的孩子,但搞成这样的确不太对劲儿,要不然就是哪个环节雨娃没处理好。我和雨娃一起分析,是不是雨娃自己没有确定好自己的界限?给人的印象就是他的东西别人可以随意动(不舒服也不说自己的感觉),时间久了别人以为他不在意,其实他是在意的。或者说,他看起来特别大方,对别人的要求很少说不,尽管他心里没那么愿意,别人习惯了,当他表现出不愿意时,别人就觉得不舒服了。
我跟雨娃说,爱心,分享,都是对的,但是,也要有界限,也要尊重自己的意愿,而不是一味迎合别人的需要。迎合不是本心,一是长期做不到自己难受,另外,也无法赢得别人的尊重。在同学问他要吃的的时候,他可以分给别人,当他不愿意时也可以拒绝。如果开始就有这样的界限,可能不会有后面的状况。雨娃有个女同学,不喜欢和别人一起分享带的饭,不喜欢互吃饭菜,所以她明确拒绝,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那些无所谓的同学就互相吃来吃去乐此不疲。雨娃另外一个同学也会被要吃的,但他不是每次都有或者每次都给,所以那个女同学要客气些,一旦要到了还满心感激,偶尔还会和他分享一些零食。我想那个男孩子就比较有界限吧,其中的差别还挺微妙。
关于带零食这个问题,雨娃最后选择不带了,减少麻烦,有时家里有好吃的,我让他带给同学吃,他有时带,回来说同学很喜欢吃,有时他又不带了,担心又习惯了,兴许这也是在摸索经验吧。
还好,雨娃一直上的教会学校,周围关系比较健康简单,不至于遇到校园霸凌,再看到新闻中的校园霸凌,有的甚至会毁掉一个孩子,学会界限学会保护自己也很重要,和去关心别人爱护别人一样重要。
雨娃从小到大成长过程中,我从未因为他对别人不好操心管教过他,反而是他常常不知道如果维护自己我有点操心。不是怕他吃亏,他也不怕吃亏,我是担心他因为爱心反倒带来烦恼,因为界限不清楚影响了关系。当然,如果付出爱心,又可以做到心甘情愿不求回报,把别人的需要看得高过自己的需要反倒不是问题了,但目前雨娃还没到这个境界。他愿意分享,也愿意付出,但他心里应该有个度,超过了自己便不舒服,其实,那个度,就应该是他的界限,只要清楚表明,自己和别人都会轻松,关系反而简单了。
其实,雨娃的这个问题是遗传自我的,我直到上班以后,还属于温和派,很少因为强烈拒绝或者反对什么得罪别人,有些是我的确不在乎,有些是我不舒服但是忍了。比如和人聊天说另一个人的闲话,我只是听偶尔说几句,事后有点后悔,但我有个朋友就会直接说,咱们不说别人,顿时让人解脱出来,也没有造成任何不开心。可以在人群中勇敢表达自己的主张立场,应该算有领袖气质,而我和雨娃,属于容易合作的跟班儿型。比如我的朋友会趁午休时拉我陪她去逛街,一两次之后我发现其实有点浪费时间,不想去了,但她总能软磨硬泡成功说服我,我之后又会后悔。我决定从她开始锻炼拒绝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她再拉我去哪里,我坚决拒绝,即使我没那么不想去,并且告诉她,我的问题是不会拒绝,拿她练习。她明白我的意思,根本没生气,磨了几次就不磨我了,后来只要我不同意,她也就不再磨了。
我上学的时候,我一个朋友比我更不会拒绝,一个宿舍的,一个班的,都爱找她诉说心事,她总是耐心倾听,跟人家同悲同喜,有时人家说完了出去忙了,她还陷在情绪里出不来,还有一次,我们班一个不爱说话的男生竟然跟他讲了自己的初恋,她和我并不一班呀!把我给惊着了,可是,其实她并不那么享受倾听,只是不好意思拒绝。她长着一张令人信任的脸,为了这张脸她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接收别人的垃圾情绪。
如今拒绝别人对我已经不难了,相比拒绝的困难,我更在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挣扎。而且事实证明,明明白白说出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界限,比背后前思后想要简单多了。现在的医院对我,开药是免费的,医院一个老乡曾经拜托我给他开药,我不好意思拒绝,后来觉得不舒服还是拒绝了,其实并没影响这个老乡对我的态度。还有一个老太太,因为每年报销金额有限,拜托帮忙给她开一种药,我跟她说,我只能帮她一次,而且她自己去找医生说,医生同意了才行,她连连答应也再没提要求。后来,一个护士也找我,要开化验单,我没吭声,她很不好意思说她试试有没有别的办法,不行再找我,我说好,之后她没再找我。这个护士之前对我态度不太好,奇怪的是,我没帮她,她之后反而态度好了很多。
雨娃和朋友一起出去玩,花钱并不小气,但其实他花钱比较节省,常常会考虑划不划算。和朋友出去打球,雨娃都会自带凉白开,当他朋友没水又渴时,他会给他们买饮料喝,其实他觉得球馆的饮料比较贵,下次再打球,他会提前提醒朋友带水,他们再忘记带水,他又给他们买水,他觉得自己已经他开始立界限了,不是买饮料而是买水。不是朋友故意占便宜,小伙子总是粗心大意的,有时朋友带现金,要把现金给雨娃,雨娃也收了,后来,雨娃在群里说,再不带水,也不给买水了,结果朋友都带水了。也是在学习立界限!
与人相处的能力,真是差别好大,有的人又真诚又自然就可以处理好各种关系,我特别羡慕,我没有天生的这方面的能力,但是我相信,凭宽容和爱心,可以缓解很多与人相处的难度,真诚永远好过技巧,即使遇到不那么好的人,即使相处受到伤害,既往不咎,把不开心放在一边,继续真诚待人,总会弥补很多伤痕,千万不能受伤了就像蜗牛一样收回触角,这样久了,就只能缩在自己的蜗牛壳里,享受不到外面与人相处的快乐被人关爱的幸福了。
不过,其实我并不担心雨娃与人相处的问题,最重要的爱心和宽容都有了,界限慢慢也会学会的,我这个问题的源头都学会了不少,我的儿子总归自然而然就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