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叶圣陶《倪焕之》(四)

读叶圣陶《倪焕之》(四)

作者: 鸿蒙沐阳 | 来源:发表于2020-11-23 20:21 被阅读0次

真正的“死胡同”是“教育救国”,这已被“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所一再证明了的。

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不正是在投身于革命的群众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地醒悟过来,放弃了“教育救国”的幻梦,终于走上了同工农相结合的康庄大道了吗?

这里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倪焕之在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之前,就已觉悟到并且相信会有比他坚强的人,去夺取革命的胜利。

尽管他想象中的“受领奖品”的人,并不一定是工农群众,但他认为这种人一定会有的,象王乐山那样的革命者起码应该算在内的。

这就表明他对革命的前途还是具有信心的。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王乐山还活着,他既然能够把倪焕之从“教育救国”的幻梦中拉出来。

他也定会帮助他在斗争中,克服各种挫折和在挫折面前可能出现的思想动摇与悲观情绪,而继续前逬的。

因此,我们说倪焕之在大革命失败后的思想状态,做为一个倾向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没有接触到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的领导以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符合他的思想状况的,因而也是真实可信的。

待续...

相关文章

  • 读叶圣陶《倪焕之》(四)

    真正的“死胡同”是“教育救国”,这已被“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所一再证明了的。 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

  • 读叶圣陶《倪焕之》(六)

    再看看倪焕之的的同志和妻子金佩璋。她既不同于蒋冰如,也有别于倪焕之。她是个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具有一定进步思想的女青...

  • 读叶圣陶《倪焕之》(五)

    倪焕之在无情地解剖自已,反省自己,否定自己。勇于否定自己,不正是觉醒的表现,进步的表现吗? 同时,对革命的前途又寄...

  • 读叶圣陶《倪焕之》(三)

    倪焕之与蒋冰如可谓志同道合: 在政治上,他们都对当时中国的现状不满,反対袁世凯恢复帝制,渴望中国强盛起来。 都认为...

  • 读叶圣陶《倪焕之》(七)完结

    金佩璋此时此刻重新燃烧起来的“往外面飞翔”的热情,能否付诸行动,能否持久,能飞多高、多远,还要靠她的主观努力和客观...

  • 叶圣陶《倪焕之》(一)

    倪焕之叶圣陶 著 一 吴淞江上,天色完全黑了。浓云重叠,两岸田亩及疏落的村屋都消融在黑暗里。近岸随处有高高挺立的银...

  • 书摘-《倪焕之》 叶圣陶

    他感觉烦闷生活完全过去了,眼前闷坐在小舱里,行那逆风的水程,就是完篇的结笔。 今夜虽然是风狂云阴的天气,但不是明天...

  • 碎碎念的读后感——《倪焕之》

    《倪焕之》是叶圣陶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全篇以主人公倪焕之的成长为主线展开,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生活故事】

    突然的某一刻,也就豁然开朗了吧。此时此刻的灵感。 手边是叶圣陶的《倪焕之》,耳畔是自己不熟悉的《如...

  • 读倪焕之(二)

    辛亥革命失败后,倪焕之并没有就此颓唐下来。 他一方面对政治的现状极为不满,另一方面又依然相信中国总有好起来的一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叶圣陶《倪焕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gv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