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叶圣陶《倪焕之》(三)

读叶圣陶《倪焕之》(三)

作者: 鸿蒙沐阳 | 来源:发表于2020-11-22 21:06 被阅读0次

倪焕之与蒋冰如可谓志同道合:

在政治上,他们都对当时中国的现状不满,反対袁世凯恢复帝制,渴望中国强盛起来。

都认为中国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其原因就在于教育的失败,因此都希望通过改革教育,挽救中国。

在倪焕之到来之前,蒋冰如也是孤寂的,身边的教员都像“疲劳了的牛”,没有一点精健活动的力。

这两位“早引为难得的同志”的会合,都给各自向咨的未来的事业増添了力量与信心。

小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教育改革及其失败的过程。

焕之虽然対自己的理想的破灭,由于缺乏思想准备而感到十分痛苦,但他毕竟与蒋冰如不同,他仍然有炽烈的爱国热情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使得他毫不迟疑地卷入到“五四”的洪流中去。

从整体来看,从发展上看,倪焕之所走的道路是一条通向革命的道路。

小说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典型地概括了二十年代倾向革命与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适过的道路:从自由主义到集体主义,从埋头教育到群众运动。

如果说确实存在着“一条死胡同”的话,那应该是在倪焕之埋头于教育改革之时,而不是他已经走上群众运动之后。

待续...

相关文章

  • 读叶圣陶《倪焕之》(三)

    倪焕之与蒋冰如可谓志同道合: 在政治上,他们都对当时中国的现状不满,反対袁世凯恢复帝制,渴望中国强盛起来。 都认为...

  • 读叶圣陶《倪焕之》(六)

    再看看倪焕之的的同志和妻子金佩璋。她既不同于蒋冰如,也有别于倪焕之。她是个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具有一定进步思想的女青...

  • 读叶圣陶《倪焕之》(五)

    倪焕之在无情地解剖自已,反省自己,否定自己。勇于否定自己,不正是觉醒的表现,进步的表现吗? 同时,对革命的前途又寄...

  • 读叶圣陶《倪焕之》(四)

    真正的“死胡同”是“教育救国”,这已被“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所一再证明了的。 翻开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

  • 读叶圣陶《倪焕之》(七)完结

    金佩璋此时此刻重新燃烧起来的“往外面飞翔”的热情,能否付诸行动,能否持久,能飞多高、多远,还要靠她的主观努力和客观...

  • 叶圣陶《倪焕之》(一)

    倪焕之叶圣陶 著 一 吴淞江上,天色完全黑了。浓云重叠,两岸田亩及疏落的村屋都消融在黑暗里。近岸随处有高高挺立的银...

  • 书摘-《倪焕之》 叶圣陶

    他感觉烦闷生活完全过去了,眼前闷坐在小舱里,行那逆风的水程,就是完篇的结笔。 今夜虽然是风狂云阴的天气,但不是明天...

  • 碎碎念的读后感——《倪焕之》

    《倪焕之》是叶圣陶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全篇以主人公倪焕之的成长为主线展开,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生活故事】

    突然的某一刻,也就豁然开朗了吧。此时此刻的灵感。 手边是叶圣陶的《倪焕之》,耳畔是自己不熟悉的《如...

  • 读倪焕之(二)

    辛亥革命失败后,倪焕之并没有就此颓唐下来。 他一方面对政治的现状极为不满,另一方面又依然相信中国总有好起来的一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叶圣陶《倪焕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mrp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