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火哪里来哪里去

作者: 秭归橙子和水果 | 来源:发表于2019-09-19 15:43 被阅读0次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里全部种的橙子树,柴禾就全部是修剪橙子树下来的枝叶。

起初,我们会用柴刀把树枝和树叶分开,各做各的捆好背回家。树叶干了做引火的,树枝就是硬柴,光树枝是点不燃火的。

后来我和妈妈有时会到小树林捡松树、橡树的落叶引火,再后来爸爸开始织背筐,留下很多竹丝和蔑簧,每年引火都用不完。

从那以后,砍下的枝叶,就抱了几大堆码在果园空隙里,只背粗树枝回家。

有次和妈妈探讨一个问题,比如一大口袋花生200元,你从打整田地开始计算时间,种花生、锄几次草、拔花生、摘花生、背回家、早上晒晚上收,好多天直到晒干为止,所有的时间加一起,再用200相除,得到的结果是每小时少的可怜的工钱。

如果用这些时间去做小工,所挣的钱可以买好多袋花生。即便如此,为什么还有人会种花生?

原因大概就是,果园空隙里,不种点啥,空着可惜了土地,还有,时间是挤出来的,你种了花生,顶多稍微比没种花生的忙些。

说白了就是,你不种,算玩了,种了,就会多出一大袋干花生。

背这些柴火,也可以这么理解,锯、砍、背、剁、码、烧,这些零散的时间加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但是不管怎么说,柴每年还是要背的,种地,这些事你就不能算尽了,不然,怎么说农民是最苦最累收入最低的呢。

春天,修剪橙子树枝,把这些树枝锯下来,锯沫随着锯子哗哗的响声落到地面。

大块头锯,我砍,他忙完,就来帮忙,然后我就把它们全部抱到路上。

再一根一根码起来,背篓里还装一背篓。

这么多,都是湿的,重量也是一个你猜不到的很沉的数字。

大块头背一背篓加一大捆,我背一背篓,我们背着回家了。

这种,就是枝叶舍弃,只背了纯树枝,汗流浃背自不必说,大块头背的多,还压的脖子都伸不直。

一捆一捆背回家,感觉像燕子垒窝一样。

每次从地里干农活,回来吃饭就会背一捆,越来越多。这次刚背了倒下,没完没了的背,还要多久呀,冷不丁找来几个眼面看得见的背篓,一起拍了张照。

越堆越多。

堆满大半个场院,看起来好壮观,流下太多汗水。

等到稍微有点时间,就会把它们一刀一刀剁成小节。多少个半天半天,有时候就是顶着烈日,你不在春末夏初搞定,难道拖到夏天在更酷热的阳光下进行吗?

剁好,扔时粗细分开,各有各的用处。粗的,大多用来烤腊肉,偶尔煮豆酱、煮薯片也会用。细的,用来做饭、烧开水。

等到晒干,进入农闲时期,就从场院背了,细的码在院子雨棚下,粗的码在鸡屋里。这种码的工作,三四个人,也是需要老半天,我和妈妈大多是装背篓队,爸爸是码工队,大块头是两头来。

偌大一堆柴,码整齐后,所占的地方就小些了。

小时候的铁撮,现在破旧了,就用来装柴。

用蔑簧把柴火引燃,然后一节一节柴加进去,烧开水。这种烧水炉子,对柴还有一定要求,必须比较直。那种不直的,有结巴的,从炉口塞不进去,就拿了放到灶边。大灶,什么柴,粗的、细的、直的、弯的、长的、短的都可以烧。


一壶水,可以装两开水瓶,一大一小,一般烧3壶。

除了烧水,就是做饭,大锅灶里,全部用的这种柴。

大锅灶里煮米,然后放到蒸锅蒸。妈妈和姑姑都觉得柴火灶煮了沥水蒸的好吃些,我不觉得,还说她们有现代电饭煲不用,偏要浪费时间去做那些煮米沥米蒸米繁琐的工序。当然,不管怎样做,淘米都是必不可少的。

煮豆酱,一煮就是老半天,不停的加水,期间,我们就在里面烤花生。

时不时翻动,火大,很快就熟了。

趁热剥,拿在手心滚烫,也会塞到嘴里继续烫。因为很少这样吃,迫不及待,烤的时候就闻着香。

还有做扣肉,最后一道工序加垫菜时,大锅灶里的水就用大火烧着了。

蒸扣肉,也是需要很久的,时间长,用的柴禾必定多。

最后一个大用处,就是烤腊肉。大冬天,下雨摘不了橙子,或者春节快递停运,就会坐在火笼屋边烤腊肉边烤火取暖。

腊肉要烤很长时间,吃全年的,只有烤好了,第二年下半年才不会有异味。

还有做起来麻烦,蒸了就吃的最简单的腊香肠。

相关文章

  • 柴火哪里来哪里去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里全部种的橙子树,柴禾就全部是修剪橙子树下来的枝叶。 起初,我们会用柴刀把树枝和树叶分开,各...

  • 2018-06-30《奥源书》哲学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

    《奥源书》哲学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QQ332125528 哲学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

  • Two of myself --- 第一章 01

    引言 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过一些终极的哲学问题? 比如说,你--考虑过人类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宇宙从哪里来,要到哪...

  • 全世界几乎所有预言:在世界的东方中国将有圣人出世

    穿透万年的灵魂拷问:“我是谁? 人类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 现在在哪里?我来这里干什么? 将到哪里去? 我该去向哪...

  • 我是谁,要去哪

    【读书使我认识自己,我是谁,要去哪】 人生中常被问到“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其实就是认识自己,认识...

  • 洛娃

    年过三十,洛娃经常问自己,你去哪? 是呀,究竟要去哪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不是那帮闲得蛋疼的哲学家思考...

  • 2021-01-27

    从哪里来,从哪里去

  • 708

    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往西天取经而去。 ————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人是了不起的。。 我是谁?我从哪...

  • 2021-06-08

    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呢

  • 复盘第8天:形成一套自己的复盘体系

    复盘4要素清单: 时间复盘:时间都去哪啦? 注意力复盘:看了什么,关注了什么? 金钱复盘: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柴火哪里来哪里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ig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