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闺蜜把孩子老师反馈的信息发给我看。内心很受伤,认为孩子表里不一,怎么会这样等等,一晚上没睡好。
如何对待老师反馈的信息,说说我最近的感受和体会与变化,我在这个过程中有怎样的觉察。
上周孩子数学一次测验才考了79分,试卷里有多处计算错误,我有那么一点点担心和怀疑:是不是最近数学退步了。数学老师倒没有找我,但是让我失眠焦虑的一件事是我一朋友和我说我家娃发了好多表情包和信息给他家儿子。这个信息让我有点不淡定了。因为每周我都有两个晚上不在家,是他自主安排,这个过程一定会出现他不自觉的时候。再去检查在家的自主作业,真的好多都没有完成。
这个时候其实我内心真的是有情绪的,怎么办?我对他发火有用吗?仔细想想没有用,时间都过这么久了。于是我选择把他带到学校在办公室写作业看书的方式。一开始他也不愿意,因为还有编程作业要写之类。但是在我们的引导下,他同意了和我一起去学习。
我心里想的是即使什么作业不写,至少断了看pad这个诱惑源,但是孩子真的比我想象的要好。他知道自己数学没有考好,以前的作业没写,一晚上把语文默写,数学计算和英语阅读都做了几项,还看了课外书,自己感觉特别有成就感。然后昨天数学期中考试,他考了94分,班上第四名。
这个过程中,周末我还带娃出去踢球了,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因为没有考好,这个球不能去踢,好好在家复习期中考试。我回顾一下这个过程中我做对了什么?
首先,我没有对孩子发火,没有用负面情绪去触动孩子,让孩子难过。
第二,我知道孩子的问题是计算不好,不够严谨仔细,于是我让他做了一点计算题,做了一套学霸期中试卷,引导他做错题整理和回看。对于错的题不责骂不批评。有的题的确是不会的,引导孩子去问老师,让老师知道自己教学中的盲点。
第三,和老师积极沟通,了解孩子最近学习状态,课堂和平时作业如何,希望老师多关照,让孩子知道老师是关心他的,让老师知道家长是重视孩子的。
写完这几条之后我的情绪特别稳定,因为我发现陪伴孩子成长这个过程,分数的波动是一个特别正常的事情。不可能每次孩子都会考的都好,允许和接纳孩子有时会有考不好的时候。要关注的是孩子每天学习的过程,他有没有不勤奋,有没有上课和作业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关注过程而不是一味看结果。还有的时候,一张试卷没考好,并不代表孩子没学好。
所以今天英语老师发信息给我看,今天他的英语错了几个不该错的题的语音信息时。我一点都不焦虑,我非常礼貌的谢谢老师的告知。表示我会让他重新回做错题,了解孩子失分的原因。
身为老师,说一句大实话,有些时候,老师在学校工作的压力比较大,她也会因为绩效考核,领导的一句批评让她的情绪失控。很容易把情绪转嫁到家长这里,而能量低的家长特别容易中招,然后就是“踢猫效应”产生,孩子就是那个最后的伤害者。最后带来的结果是亲子关系破裂,师生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作为孩子和老师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自己一定要对孩子多一点信任不是袒护,为孩子多一些有建设性的事,而不是陷入负面情绪中。与老师多一点互动沟通,让孩子在老师这里多得到一些正面的反馈和支持,多一些关心和帮助。不做老师的帮凶,去做孩子的智囊团,优秀亲友团成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