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课标学习 教海文荟
【培训学习录】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体解读

【培训学习录】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体解读

作者: 彬彬_107d | 来源:发表于2022-07-31 18:55 被阅读0次

    听郭华教授《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体解读》的学习记录。

    一.课程标准及其意义。

    教育部颁布了16个课程。

    通过封面提供了相关信息:制定主体、科目、学段、版块。

    依据:

    ①课程标准是与课程方案。

    ②课程标准与教材。

    ③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

    课程方案对课程标准修订的要求:

    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思想性。

    ②坚持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结构化、跨学科主题学习、正确的学业质量观。

    ③注重学段衔接与科目分工,加强课程一体化设计。

    ④课程标准编订要适应“六三”学制、“五四”学制的相关要求。

    二.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追求。

    ①落实课程方案的基本精神,将课程规划蓝图变为具体的实践措施。

    ②体现我国课程教学领域的改革探索成果。

    ③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化: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跨学科主题学习——学业质量。

    ④做好学段衔接,实现一体化: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

    ⑤考虑“六三”学制、“五四”学制并存的局面,为“五四”学制的课程实施提供建议。

    修订后课标应有的功能:

    ①体现核心素养导向;回应新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新期待。

    ②增强思想性、系统性、适宜性、可操作性、指导性、时代性,保证科学性,好用、管用。

    ③让课标真正成为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及课程实施管理等方面的直接依据,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框架及其内在逻辑。

    用2011版与2022版语文课标的变化:

    增加核心素养的内涵、学业质量、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地理学科的变化:

    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

    语文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其任务群中。

    在比较中发现,与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框架相比:

    ①课程目标的核心素养表述。

    ②课程内容强调结构化,新增了跨学科主题学习。

    ③新增了学业质量。

    ④课程实施部分,新增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

    四.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①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

    ②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

    ③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④增加了指导性。

    ⑤加强了学段衔接。

    这五项变化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体现:

    ①课程目标的素养表述。

    ②课程内容的结构化。

    ③跨学科主题学习。

    ④素养导向的学业质量。

    ⑤课程实施。

    具体怎样做的?

    ①课程目标的素养表述。

    举例说明:

    课程总体目标以核心素养来表述。

    ①总体目标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时,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学业预设或期待,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课程中心的转化与落实。

    ②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的维度基本保持一致。

    课程总目标:体现素养维度(以历史为例)

    ①历史课程要培养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②历史课程的课程目标则相应表述。

    学段目标:体现核心素养的连续性、进阶性。

    ①学段目标体现核心素养的学段特征,是结合学段内容与活动对总目标的分解。

    ②学段目标之间连续而有进阶。

    课程内容的结构化:

    内容结构图。

    ①从总体上阐明课程内容结构的理念,说明内容结构是如何体现核心素养的,便于使用者了解本课程内容安排的总体思路,同时阐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宗旨、原则及其他内容的关系。

    ②内容结构图,起到整体概览的作用,有利于使用者整体把握课程内容。

    整体概貌后逐个呈现。

    课程内容结构化:(核心概念、主题、任务群等)

    ①内容要求。

    ②学业要求。

    ②教学提示。

    学什么(防止内容虚化),学到什么水平(素养导向的整体质量观),怎样学(经历基本的典型的活动),形成一个立体的、动态的结构。

    举例:语文学习的任务群

    课程内容结构化在实践中已有诸多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内容整合,单元教学。

    数学:马芯兰的数学知识网络图,上世纪70年代末起就开始探索。

    语文: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主题教学等。

    课程内容结构化对教学管理及其实施的要求:

    教师安排:大循环还是小循环?要让教师对课程及学生有全面了解的机会。

    教研活动:单元视角、整体视角、整体备课,分步实施。

    教学活动:整体有序,区别对待,方式多样,挖掘不同内容的教育价值。

    跨学科主题学习:

    分科课程背景下实施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积极措施。

    这是基于学科的主动跨界,有利于统一的育人课程体系的真正实现。

    而用不少于10%的课时来设计和事实跨学科主题学习。

    综合类课程为单独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但强调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不做学业要求,也可作要求。

    如地理未作要求,数学、化学等课程则有要求。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新要求:

    提升教师全学科素养。

    校内教研:在常规学科教研的基础上,关注跨学科教研,在统一的育人体系中看待一门课程的育人价值与意义。

    校级联合教研:区域内学校联合,发挥各学校优势特长共同。建设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

    学业质量(新增):

    ①学业质量为新增部分。

    ②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学业要求——学业质量,内在一致,相互呼应。

    ③考试评价都要体现素养导向。

    ④大多数课程学业质量不分水平,体育与健康分水平。

    课程实施:

    为保障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对重点活动提出建议:

    ①教学建议。

    ②评价建议。

    ③教材编写建议。

    ④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利用好已有的资源,开发新资源,提供基本教学装备。

    ⑤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新增)。

    注重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体系建设和协同,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教研机制,高水平开展教研指导和服务工作。

    面向全体教师精选培训内容,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培训学习录】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体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ok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