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在车上打个盹儿,终究是睡不着。计划带的读物也因为出门匆忙,被落在家里。
一直想给咸豆浆留些文字记载,却不知如何开头。直至看到陈晓卿在奇葩大会的讲述。很认同那句“舌尖上的家乡”。我是在离开台湾之后才开始寻找咸豆浆的起源。江浙人着实是好吃嘴,单一个豆浆就能另辟蹊径,我不明白这么好吃的东东为何没有传到北方?
从台北到台南,咸豆浆的呈现形式就有些许不同,瑞芳用很脆的炸物取代了油条,而在台南又吃到了佐以海苔的新滋味。对于这个新发现,我是及喜欢的--豆香依旧,回味更醇厚。
咸豆浆从被盛进碗里就开始变化,会有絮状物,之后越来越多,有点像东北的水豆腐,但要软很多,也没有那么分明。会好奇为何凝固了还叫豆浆--在咸豆浆这件事情上我成了好奇宝宝。
陈晓卿说人们对城市的记忆深处是对当地美食的念念不忘,咸豆浆应该是早年间漂泊在台湾的吴人借以思念家乡的寄托。而身为北方人的我却爱及了江浙的咸--咸豆浆、咸粽。也许下一站应该去那里,去探寻那个向往已久的味蕾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