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雅舍谈吃美食上海故事
咸豆浆之于上海小女人,就如甜豆浆之于北京大妞儿

咸豆浆之于上海小女人,就如甜豆浆之于北京大妞儿

作者: 食味艺文志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23:51 被阅读11次

咸豆浆在江浙,就如胡辣汤在河南,豆汁儿在北京。那是本地人甘之如饴,外地人无法直视的家的味道。

小的时候,咸豆浆是上海早点摊的标配。先排队买筹码,营业员会问你:“要甜浆,还是咸浆?”甜的一般是照顾来此打工的外地人,或者嗜甜的小朋友口味。大部分本地人,是非咸豆浆不能下咽的。

所谓咸,并不是简单放盐,而是需要丰富的佐料来搭配:碗中要事先放好小虾皮、紫菜片、榨菜末和小葱花。虾皮最好是舟山产的淡虾皮,可以白口当零食吃而不觉咸的;紫菜要江苏的,专用来放在小馄饨汤里“吊”鲜味的那种;榨菜是宁波余姚的,咸鲜微甜,没有辣味;小葱花则必须羊角葱,细嫩。

临吃时,老板舀上一勺滚烫的豆浆冲入码好佐料的碗中,再加入咸豆浆的灵魂——酱油。不是广东人烧菜的生抽老抽,是上海人做红烧大排、油爆虾、油焖笋的酱油。瞬间,豆浆会如被卤水点过的豆腐一样,呈现絮状。初次见到此物的外地人常常会不忍卒视,觉得这东西简直就像呕吐物,但本帮人懂得,咸豆浆吃的就是这种似有若无的口感。

油条是咸豆浆天然的伴侣,不管剪成小段泡着吃,还是整根拿起一口油条一口豆浆“过”着吃,都极好。我最喜欢的吃法是再弄一小碟酱油,配一根韧劲很大的老油条。一边喝咸豆浆,一边扯油条蘸酱油吃,油条的焦脆香韧,与咸豆浆的质朴绵长互相成就,就好像没有法式香煎小羊排相伴,就不能真正体会波尔多红酒柔顺细腻、清爽解油的妙处。

美食家唐鲁孙描述过北平的咸浆“加辣油,外带冬菜虾米皮,最后还加上点肉松。应该是来自南方的口味。”辣油是北方人的重口;冬菜则是天津特产,用大白菜加花椒蒜泥腌制的酱菜,应该是旧时北方找不到宁波榨菜的替代品;肉松则更豪华了,早几十年前,这是天子脚下皇城根才有的配置。

这种咸浆在今天的北京已然找寻不见,早被遍地的甜豆浆冲击殆尽。但想象一下加了辣油的咸豆浆,可能也并非什么美味,只是交通不便的岁月里,江浙籍“北漂”们的为了慰藉自己的思乡之胃,而弄出来的橘枳之变。

豆浆在日本被称作“豆乳”,大多不加糖、盐调味,是代表了“平淡真味”的好东西。一位在日本留学的朋友曾写告诉我,说她每天早上喝豆乳、晚上喝清酒,都特别香浓,“回国就吃不到这个味道”。我听后一点都不羡慕——在异国他乡喝寡淡的豆乳,哪有坐在上海石库门临街的早餐铺里,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喝一碗泡了油条的咸豆浆,外加一块粢饭糕来得爽气?

冯唐说,他想生个女儿:“头发顺长,肉薄心窄,眼神忧郁。用牛奶,豆浆,米汤和可口可乐浇灌,一二十年后长成祸水。”我想,如果是甜豆浆浇灌出来的女孩,长大一定如北京大妞儿一样,性格耿直,对爱人掏心掏肺;如果是咸豆浆浇灌出来的女孩,长大一定如上海小女人一样,性格温婉,对爱人百依百顺。

出品 | 食味艺文志(foodoor)

作者 | 魏水华(qyqy118)

相关文章

  • 咸豆浆之于上海小女人,就如甜豆浆之于北京大妞儿

    咸豆浆在江浙,就如胡辣汤在河南,豆汁儿在北京。那是本地人甘之如饴,外地人无法直视的家的味道。 小的时候,咸豆浆是上...

  • 咸豆浆

    插画:Jenny不愿婷留 文字:Jenny不愿婷留 “他有来找过你吗? 有啊。 什么时候? 毕业那会儿。” 清晨的...

  • 咸豆浆

    本想在车上打个盹儿,终究是睡不着。计划带的读物也因为出门匆忙,被落在家里。 一直想给咸豆浆留些文字记载,却不知如何...

  • 咸豆浆

    世界上最好喝的咸豆浆只存在于记忆之中,记忆中,在那煮着豆浆冒着氤氲雾气的大锅前,师傅将碗放在桌上,加入一汤匙...

  • 第一次尝试咸豆浆 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今天的早餐,人生第一次尝试做了咸豆浆,不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O.M.G 咸豆浆真好吃……跟甜的或者不加调味的豆浆...

  • 【科学童话】(12)-甜豆浆与咸豆浆

    春天来了,到处是刚长出的绿芽的和盛开的花朵。 爸爸和妈妈带着罗成成到公园去看樱花,春天的樱花真是漂亮,远远看去,象...

  • 九眼桥成都夜文化的标志

    九眼桥是成都夜文化的标志,它之于成都,就如同兰桂坊之于香港,三里屯之于北京,新天地之于上海,白鹅潭之于广州…这里是...

  • 什么

    苍狼之于草原大漠, 就如 狐狸、圆月之于废墟; 就如 节拍之于音乐 玫瑰之于情人 甜点快餐之于孩童。 而仅剩了漫天...

  • “北甜南咸”,咸豆浆之颠覆

    记忆中被植入食物的味道,当味道再次出现,模糊的记忆也会被擦得铮亮。 大饼、油条、粢(zi)饭、豆浆,老上海早点“四...

  • 豆浆做汤羹|那幸福的味道只有做了的人才知道

    豆浆你一定喝过 甚至风靡一时的豆浆『甜咸之争』你也领略过 但是,你知道吗? 豆浆,还有一个神奇之处便是 很适合做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咸豆浆之于上海小女人,就如甜豆浆之于北京大妞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bi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