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崆峒山记
文/小言
见崆峒二字,你联想到什么?倚天屠龙记中的崆峒派五老、秦皇汉武求仙问道,显然崆峒早已驰名华夏,因其道教正源,武术流派,自然风光和山川形胜。小言在甘肃上学毕业之际,和友人一道游览了崆峒山。
崆峒山位于平凉市。初夏的某日晚,小言和友人飞奔着赶上了k9664,它是唯一开往平凉的火车。小言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用十个小时那么长时间,而兰州到平凉只有四百多公里距离?后来他才知道,火车驶出了甘肃,穿越了大半个宁夏,又进入了甘肃,才到达平凉。平凉与兰州之间山脉阻碍,属六盘山系,在此建造铁路困难重重,因此在饶了一大圈呢。小言大学学的是铁路建设,特别希望铁路早日畅通,造福甘肃和宁夏的人民。
闷热的空气填满了整个车厢,汗水黏腻地包裹周身。是谁拉开了火车的窗子?夜晚的凉风瞬时窜进车厢里,渐渐地清透了肌肤,安定了心脾。窗外,天空闭了眼,黑暗笼罩四野,静谧如月的光华轻洒在山川里,火车发出的咣当咣当声传向远方。
睡睡醒醒,醒醒睡睡,他们苦熬了一夜后,明亮的光,草木的绿色把我们唤醒。眼睛有些酸痛,小言的眼睛里已有许多红色的鱼怡然不动在清澈的湖水里。旅途肯定是疲惫的,但是异域风光却是最好的醒神药。
出站了。平凉车站较落后,背倚山峦,眺望城市。几辆黄色的出租车就停在一座红军雕像下,司机们走上前问询刚下车的人去哪里。这里靠近山林,感觉到了凉意,想吃点热饭。他们随意登上了一辆小巴,前往城里。
包子铺热腾腾的气让人觉得温暖,来八个包子,两碗小米粥。友人为平凉人,他教我把辣子和醋用勺子浇在敞开小口的包子里的吃法,我环顾当地人吃包子的样子,果然如此,既然来到此地,当然入乡随俗了。虽然没吃个肚圆儿,精神却已回复,可以仔细的瞧瞧,用心的感受平凉了。小言第一次来这儿。
不知路在何方,一声阿姨大爷就能拉近彼此心的距离,热心的告诉你去哪里,乘哪路车。看车站路牌也是很好的方法,他们坐上了13路车,前往崆峒山。一路上车子渐渐远离了城市,驶进了森林,空气清新,鸟鸣婉转。风吹开每一处肌肤的毛孔,俩人像是飞天的鸟儿自由欢乐。
无奈买票遇到了点阻碍,耽误点时间,但是多一点曲折换来多一份惊喜。
刚进入山中,台阶就迎上来了,他们踏上了第一步,至山顶共有1361个台阶。山中草木茂密,鸟儿在未知深处鸣叫,泉水淙淙,顺着山谷岩隙流下,桃树结出毛茸茸的桃子,外表青涩,无人问津。崆峒山的山道不比兴隆山的曲折,陡峭让我想到“畏途巉岩不可攀”。小言不畏惧,拉拽着铁链向上爬。每登一段距离,就会看看台阶上的红漆数字,给予力量,积跬步才能至山顶。爬山可不能一鼓作气,必要量力而行,走一会停下休息眺望远方。爬的高了,树木也少了,他们直接暴露在炎热阳光下,环顾四周,却有“一览众山小”感觉了。
在另一座山顶上,灰色的道观和塔从树林里显现出来,像荷叶围着的荷花刚刚绽放。山谷间有一片碧蓝湖水,那是天神的眼睛,感念尘世众生苦难流下的泪水化成的。再远处,三条大道各自通向远方,像奔流的河水,像大地的血脉,古往今来无人的脚印形成的永恒印迹。居于高处,俯瞰众山满目绿意,悬崖峭壁,我既心怯又激动,心中油然生出对祖国山川之盛的敬意,中华民族正在崛起,向往群山之巅。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小言现在终于体会出从前学的这句话的含义了。世上奇伟瑰丽的景观都在那道阻且长的地方,没有坚定志向毅力的人到不了那里,于是小言和友人继续往高处走。
见一石碑立在山路岔口,上刻“黄帝问道处”,相传轩辕黄帝曾来崆峒山请教智者广成子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他们这次来不是问道的,只愿求得内心的一片安宁。循着石阶向高处近乎爬行了,也不知其通向何处。随心走着,如果刻意得寻求方向,必无法领悟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想象着自己是一棵树,一只鸟,一汪泉水,巧妙地和自然融为一体。
道观里住着修道隐士,簪挽发髻,青黑道袍,脚踩布鞋,淡定安详地对待上香的游客们。小言不是很懂道教,不识道观里供奉的神仙,请教友人讲了讲,才知道三清宫,凌霄宝殿,八仙等。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人物归于道教。屋中正面壁墙立着主神彩塑,侧面立着天王或者将军彩塑。点燃三支香,插在香灰里,燃香吐露微光,袅袅白烟升起。香客不断,日积月累,这屋里有了弥漫已久挥之不去的香气。拾木槌轻敲一形似佛盂铜器,声音妙于木鱼,响彻许久。在铜器中投了五角钱,然后跪叩在织绘莲花图案的蒲团上,叩了三回。可谁曾想到,修道隐士闻声走近身旁,说逢五不敲,待他们转身离去时将未燃尽的香拔去,可叹为何这么做?难道他们尘世之人真的没有那样坦然洒脱,不识人间烟火的心境吗?带着遗憾离去。
在平凉市里小言他们吃了饸烙面,买了夹红豆的糕点准备明天回程路上吃。
睡醒,落雨了。他们前往汽车西站,坐上大巴离开平凉。
可没想到又路过了崆峒山!小言欣赏着风景,车子渐渐消失在了茂密的山林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