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
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张德之看着面前的林宛英,不紧不慢地道。
“党和国家还需要我,我愿意继续以军统特务的身份为党效力。”林宛英愤然,“如今日本人虽然已经投降,但国内并不太平,国共……”必有一战。
“你说的我都知道,但是难道就没什么值得你留恋的人了吗?”张德之端起面前的茶杯,品了一口,道。
“我的情况您也知道。该有的感情也都在这场战争中消磨殆尽了……”林宛英的脸上划过一丝落寞,她望向窗外,破败不堪的景象仿佛也在控诉着这场刚刚结束的战争。
张德之从西服口袋里取出一封信,“小年走前把这个交给了我……说如果他回不来了,就让我转交给你。”
林宛英急忙打开,都说见字如面,她忍住盈眶的泪,看着面前这一行行结体遒劲的小楷……正是年少国的笔迹。
“宛英,我这次去九死一生,其实为国捐躯本就是军人的责任,只是觉得对不住你,生于乱世,与你相遇,我早就知足了。有件事我一直没告诉你,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次路过一家婚纱店,看到一件不错的婚纱,觉得很适合你,便买下了,如果我能活着回来,等这场战争结束,我们就去英国,在教堂里举行婚礼……
勿念
——少国”
“小年走后那家婚纱店来过一封信,说是婚纱制作完了,你……”张德之抬眼看了看眼前的宛英,拿出一张船票,接着说道:“伦敦的船票我已经帮你订好了,明天下午,二号码头……去不去,你自己决定。”
说完,张德之起身准备离开,到了门口突然站定,又道:“我觉得你最好还是去吧,就当做个了结……”
林宛英只是紧紧地攥着手中那封信,没有说话。
第二日下午,二号码头。
林宛英一身大方得体的素色旗袍,一只手提着箱子,一只手拿着信和船票,登上了开往伦敦的船。
“轰隆隆!轰隆隆!……”雷声大做,二十多天过去了,人们早就看腻了一望无垠的海景,大多呆在自己的包厢内,林宛英也是如此,此时的她正靠在床边发呆……她还记得第一次遇见年少国的情景,那时自己刚执行完一次任务,惹了不少麻烦,被日本人追杀,只好按上面的要求出国避避风头,结果在船上遇到了在伦敦留学的年少国,两人一个认为对方是纨绔子弟,一个认为对方是烟花柳巷的风尘女子,互看不顺眼……
后来两人也是颇有缘分,熟识后成为了朋友,后来在英国待了一年发展为恋人。年少国回国后就在林宛英的劝说下加入了共产党,一个赴前线参战,一个在敌方根据地潜伏,便很少见面了……
再后来好不容易有了见面的机会,年少国却被任命到游击队,在一次交火中负伤,再没回来……那时林宛英还在敌军后方执行任务,等她回到根据地才知道年少国早已马革裹尸……
她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坚定地执行着每一次任务,希望能早日结束这令人痛恨的战争!
林宛英深吸了一口气,抬眼看了看手表,还有一个小时左右就要到了,她从桌子上拿起一张精致无比的卡片,上面写着:SGZ婚纱店,烫金的字体华丽非凡,华少国一眼看中的那件婚纱会是怎样的呢……
下午四点,下船后。
英国战后的模样也破败不堪,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失业的人数更是高达200多万人……
她照着地图找到了那家婚纱店,华丽的哥特式建筑依然看得出昔日的繁华,她推门进去,将来意告知于店员,很快那件婚纱就被拿了过来,尺寸刚刚好,她端详了许久,让店员用布包好,离开了这座被战争狠狠摧残的城市……
many years later……
我要结婚了,因为痴迷古着,朋友推荐给了我一家婚纱店,开始我并不报太大希望,但是在那家店的橱窗里,我看到了一件堪称完美的艺术品……
那是一件非常华丽的婚纱,有着些许年代感,奢华而不艳丽,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微微一笑,我转头,看到了店员小姐姐惊讶的眼神。
“居然这么合适……”她感叹道。
“它有名子吗?”我问。
她连忙说道:“有的,它叫——1945。它还有一段故事呢……”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林宛英是一名潜伏在日军中的共产党,负责传递情报。她就是这件婚纱的主人,这件婚纱是她的未婚夫在英国留学时一眼相中的,遗憾的是天妒英才,他在前线时不幸负伤身亡,可林宛英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坚定地执行着每一次任务,为了早日结束这黑暗的战争。后来战争终于结束了,她将这件婚纱卖给了我们,将卖出所得和所有的积蓄捐给了反战组织,这件婚纱也命名为1954,因为我们希望这世界上不要再有被战争分开的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