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两点半,天空不断飘着的小雨没有阻挡我们的热情,我们研课工作室成员两点半准时到二小集合。
根据我们的活动计划,今天进行的是老师内部展示课。下午第一节由李琳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第六课《秋天的雨》第二课时。二小的娄主任带领语文老师和我们一起听课。
![](https://img.haomeiwen.com/i7803509/3b3fc106da326a92.jpg)
本节课李老师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引入课题:继续学习《秋天的雨》。
二、感知秋之色,指导有感情地读书。
三、体会秋之味,由扶到放理解重点词句。
四、感受秋之忙,运用多媒体等形式辅助。
五、夸夸秋之美,用学到的词语赞美秋天。
课后工作室成员进行了深度交流。首先,李琳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和思考给大家做了汇报。接着各位老师谈了自己听课的感受。
梁庆敏老师:这节课总体上很好,秋之色、秋之味环节设计地新颖、有诗意。老师上课带领学生细致地学习,大胆地发挥想象。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学习处理得巧。但课堂容量太大,可以适当删减环节,另外中心句这一方面的指导应该突出一些。
张娜老师:本节课设计紧扣课标,目标清晰、教学任务都完成了。老师对学生读书的指导非常到位,学生在感情朗读上有很大进步。第二段是要背的段落,建议李老师指导过后让学生多种形式读加深印象,从而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本节课力求面面俱到,个人觉得,重点应该放在积累上。
贾丽老师:李老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种方法值得学习,这节课感觉人美课美,听下来是一种享受。
曹淑慧老师:通过这节课可以看出,李琳老师是一位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的老师,课堂上语言生动、指导细致;教学设计层层递进、梯度明显;学生学习读写结合、学以致用。需要注意的是,三年级学生刚进入中年级段,是形象思维依然占主导地位的时期。课堂上依然需要有趣的、形象化的、可以动一动参与一下的设计。
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之前,我们要明白编者意图。要了解教学这一课的任务是什么,就要看单元阅读提示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是什么。这个单元给了我们两条任务:一是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二是学习写日记。《秋天的雨》这一课当中有不少词语,如“五彩缤纷”、“频频点头”等,需要老师引导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另外本文语言优美、贴近生活,我们现在又进入了秋天,雨水相对较多,在以后写日记的过程当中,这里面的很多语句是可以积累、运用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从引导理解重点词语和积累运用上做文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7803509/063b64aad675e022.jpg)
一轮发言结束后,老师们就如何引导学生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语和如何运用积累的词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最后布置了本月的读书任务。
直到研讨结束,老师们依然意犹未尽。走着走着,又站在校园里讨论开来。文文老师、吴祖娟老师充分肯定了李琳老师的课,表示李琳老师的课确实让我们学到很多,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坚持下去,相信我们一定会收获经验、提高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