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努力听点名家备课,汲取点营养。延迟了好几天,终于开始,按照1.5倍速,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听完李祖文老师的第1课《科学与文学的合适表述——第一、五单元的教学设计》,对我个人来说收获很大。
本次讲座分为三个部分:
一、什么是大单元教学
李老师是这样定义大单元的:大单元教学,是基于学生对于理解、运用等方面遇到问题或困难时的真实学习情况时,跨单元、跨书册、跨媒介地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情境和任务、目标和资源、学习活动和评价的全过程整合与重构,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理解、应用系统。
比较难的是什么是真实情境?它指的是那些贴近学生既有经验且符合当下兴趣的特定环境。但其实不完全仅仅是这样,因为学生即便写出文章,依然没有符合我们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要加入这样的步骤——反思:
1.我在习作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不知道如何开头、结尾?不知道如何运用词汇语句?不知道该如何具体描述游戏的过程?等等)
2.想一想,这样一次游戏中,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你自己的收获又是什么呢?
通过这样的有反思有活动的回顾,形成对真实情境的认识,那就是:“真实情境”是针对学生尤其是学生心理而言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贴合学生经验、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活动意义和价值的“特定环境”。
而大单元教学应具有以下特点:
表征:多文本
实质:“用”而非“教’
作用:教学的一个侧面而非替代
方式:注重真实或拟真的情境任务设计,需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二、为什么进行大单元教学
1.每个人对于信息的汲取是不一样的。单篇教学始终呈现的方法是单一的,并不能解决所有孩子的问题。多篇文本或者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才能更多角度解决问题,为更多孩子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可能。
2.有针对性培养整本书阅读的能力。互联网时代,多文本阅读才能更好地探知世界的真相,也是建构语文课程的基础。
三、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的区别
大单元教学与学习任务群的区别,一个是从文本多少的角度,一个是从任务多少的角度切入的。二者呈现的方式也不同,前者可以多文本单个任务,也可以多文本多个任务,后者可以单篇多个任务,也可以多篇多个任务。
最后以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的简单对比,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和文学类的课文是可以整合在一起教的,教学中有自己对文本的认知,在这基础上进行教学就行。
虽然很多东西还没有讲透,比如每个课时具体怎么操作,工作纸怎么用,但留有悬念的课堂就会让人更加期待。
(本文根据听课内容做了简单的整理归纳,在听完课后也完成了。开学临近,已然忙碌,公号虽无法做到日更,但会认真、努力记录自己的所思所读所悟所行,更多更新可以参看个人简书,目前已连续更新28天,字数达到4万多字了。我是那慢慢前行的蜗牛,虽慢,但一直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