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沈西(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83638507/
阮义忠,人文摄影大师,出生于台湾宜兰乡村,从事摄影四十余年。6月22日,他来青岛做新书见面会。他的摄影微展同时举行。
见面会上,阮先生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走上摄影道路的不同阶段和对人文摄影的理解。
阮先生自幼生活在乡村,家中三代是农夫,又是木匠。小时候,他一心想通过读书离开故乡。他喜欢画画,“心中的律动逐渐转成了手中的线条”,当时画下许多作品。他四处投稿,屡屡碰壁。一次偶然的机会,当时担任《幼狮文艺》总编辑的诗人痖弦发现了阮义忠的画。他开始在《幼狮文艺》做插图工作。
回想这段经历,阮先生很感谢痖弦的赏识,他给了籍籍无名的年轻人一个宝贵的机会。
而自己画插图的顺利、灵感与幼年乡村生活的大量吸收有关,土地的味道、木料的包围,木匠生活中体会到的线条美,经过个人内在消化之后,用手中的笔不断地表现出来。
这个阶段,阮义忠对土地的观念在一点点的发生着变化,原本背弃土地的冲动,认为读书与奔走在土地上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的想法渐渐松动。后来出版的摄影集《人与土地》是他“对自己成长的土地的价值和美的再发现”。
军中生活之后,阮义忠去到《汉声》杂志,那是他拍照的开始。拿起照相机,他觉得四四方方的取景框里有个大大的问号,那些景物似乎在问:你跟我有什么关系?他开始寻找自己与所拍摄景物、人物的关联。与人的关系,对人性的反映与思考,这些内在想法是比摄影技术更重要的因素。
从事摄影后,他渐渐渴望在工作中有更多自主性,于是他转投《家庭月刊》杂志。在这份杂志上,他拥有独立页面。此后的8年间,他借助一份台湾公交车价目表,从近到远,开始台湾村落摄影,一个人孤独旅行,与陌生人接触。这也是他至关重要的创作时期。
集中的摄影创作,让阮义忠对拍照这件事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
用胶片拍照需要冲洗、放大,不是立等即成的功夫,需要等待的时间,让影像自己显现。它是因缘俱足的捕捉。影像从生活而来,从人间而来,有时要让它自然发生。
孩童在嬉戏玩耍。他拿出相机,默默祈祷可以抓到那一刻。祈祷被听到了!
摄影师是50%的创作者,要让人物的内在尊严浮现于脸孔。有时不得不放弃,有时捕捉的时刻只差一点点。慢慢体会到万物皆有灵。经验积累同时不断更新着创作观、美学观。
准备拍照时老妇试图摆出与平日完全不同的欢喜表情。与老妇生活常态远离的表情让他准备放弃了。准备收器材时,老妇放松下来,流露出内心的失落。他果断地按下了快门。
在拍照中见识一个又一个人,会发现人的广阔。自己的心胸也会被打开,对人更加宽容。
老人在水渠洗澡。摄影师如同闯入者。他们聊了几句。拿出相机的一刻他不确定接下去会发生什么……“真是太感谢你了!”,老人用闽南话说,是带着敬语表示非常感谢的话。
听阮先生讲上面那幅照片,感叹他与人接触的机智。待他复述那个老人说的话,鼻子不禁一酸。及至听到下面这段,眼眶湿润起来。
“所有人都会走,什么会留下?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光辉。一些感动的时刻,一些走过的脚印。这些生活中的小人物,很多现在已经不在人世了,在我的每一次演讲中、展览中他们再活一次。“
”摄影拓宽了我的生命,让我见证别人的生命,让另外一些人得到感动与启示。”
问答
1. Q:考虑到生活的问题,现在的摄影师大多选择风光摄影。如果是想做人文摄影,如何平衡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A:当年拍照时有公费支持,另外再加上稿费已经能满足生活需要。
做人文摄影,要多了解大师作品,做到尽可能的好。有目的地观看与表现,多去发现别人的好。另外是个人的坚持,自己日常生活的充实、体会日子的滋味。
2. Q:手机拍照与专业摄影有什么区别?
A:器材不是最重要的。要先知道什么是好。重视观看。不跟风,回到自己的原点,那些感动自己的、成长的经验、与生命观有关的东西。找到自己独特的主题,下足功夫,当成小说来创作,有起承转合,生动深刻地表现主题。不是看到了就能拍到,在其中有自己的判断选择,忌散、乱。
3. Q:个人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A:乡愁三部,即《正方形的乡愁》、《失落的优雅》和《人与土地》。
4. Q:摄影跟绘画有怎样的关系?
A:绘画,从无到有,是想象与技艺的呈现,在做加法;摄影,从眼前看到,再到选取拍摄,是做减法。
5. Q:怎样看待摄影与文字的次序?
A:坦白的说,自己的游记中偶有佳作。文字重在写出照片背后的故事,以及透过这些照片希望看到的做人的本分,做事的尺度和坚持等。
阮先生已年近七十,当天他几乎站着讲完一个半小时,做事的认真态度让人敬佩。从他的讲述中,看得出他对工作一直抱有的进取态度,一方面不满足在现状里,寻求更自主的机会,另一方面脚踏实地在自己的专业中,思考人性的根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