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海南卫视播出了退役军人周广兵的纪录片《祖国我是你的兵》。讲述了一名京漂追梦的辛酸历程,用自己的奋斗故事给人以巨大的力量。节目播出后被解放军融媒体、人民日报金台点兵、鲁网等媒体报道和转发、迅速产生了热议。周广兵说:“我只是想单纯的把那些拼了命保护我们的英雄,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质朴纯粹的执着触动着每一个读完他故事的人!
1、诗人梦
生于1988年的周广兵,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当年母亲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周广兵考上大学,从农村走出来,从小周广兵学习都比较出色,家里墙上挂满了他的获奖证书,但是高中时却迷上了诗歌,从此走上了创作的道路,也成为了母亲最大的一个遗憾,甚至成了全村人的一个遗憾。每当周广兵再度回到村里,村里人总会发出各种惋惜,一度考上重点一中的周广兵就这样在这种叹息里独自的走着。
高考之后,虽然周广兵没有去上大学,但是却坚持着创作,做着他伟大的“诗人梦”。这些年他在威海当过缝纫工,深圳干过印刷工,青岛做过钢琴工、服务员,在为生计奔波的日子里依然如饥食渴的在各大图书馆读着书、搞着自己喜欢的创作。若不是当年的三千块钱出版费,我想他一定出了不少诗集。这是后来周广兵说的,那一年作家出版社给他打电话说诗歌现在不景气,连著名的诗人都要自费出书,这是他经历的梦想第一个打击。
就这样他自此再也没有说过自己喜欢搞创作,一向要强的他说肯定是自己创作的不好,不然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他暗自下了决心,这些年他创作的《盐水》《致姐姐》等在诗歌圈很快得到了好评,但是也被很多人怀疑。
他投稿到《山东文学》,编辑打电话问他多大了,他说“17”.编辑怀疑不是他这个年龄段创作的,就没有刊登,再后来投稿都基本石沉大海。
层层的打击并没有让周广兵灰心,他固执的认为肯定还是自己写的不好。而这样的创作和学习态度也为周广兵文字的功底和语言的技巧做了很好的基础。
2、英雄梦
每个人的年少都是一个英雄梦。2008年正值汶川大地震,各种宣传报道英雄解放军的故事。母亲打电话给在青岛的周广兵说曲当兵吧,周广兵就这样在母亲的报名下参军入伍了。
记得周广兵回忆说,其实高三时招飞行员就差点被选上,视力好像就差了0.1。和军人就失之交臂了,正好圆了当时当兵的梦想。
参军的两年也真正改变了周广兵,也塑造了以后创作军歌的兵子。第一年在机关警卫连,连长是野战军出身的、要求都非常高,从作风、体能等训练都有着很高的标准,也就是这一年他从中懂得了什么是军人、什么是军人的性格、、、、、、
从俯卧撑五个到一百个、从单双杠一练习到五练习、从新兵到新兵班长、、、、、、周广兵经历着也成长着。
后来他又调到了川藏兵站部英雄汽车连,参加抗洪抢险、向边防运送物质等等、不仅开阔了他的视野和胸襟,更夯实了最纯粹的兵魂。
以至于现在他所创作的军歌都非常的接近基层,他所做的事都远离着世间的浮躁。
当兵的两年,他用笔记录着自己的一切;当兵的两年他经历着英雄的经历;当兵的两年锤炼着他小小的兵心、、、、、、
3、八平米的兵心
退役后的周广兵在很多老师的指点下走上了音乐创作的道路。这些年他在八平米的地下室创作了一首又一首大家喜欢的军旅作品。但是这些年经历也只有自己能体会,那种奋不顾身的坚持,那种不忘兵一个的初心,那种时刻准备着的态度。
周广兵说最窘迫的时候是房租交不起,房东催了一次又一次;最难受的时候是一天一顿饭,有时候饿晕了却不能说;最开心的时候是一首又一首歌被大家肯定、、、、、
也许成长就是一种在磨难中的脱胎换骨,也许成功是一次又一次咬着牙说:只要饿不死、我就写下去的决绝。
或许正是这样,周广兵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他发起成立的“中国V光”凝聚了一批纯粹的创作人;他策划的“祖国我是你的兵”大型军旅原创音乐会一届又一届;他的事迹被众多媒体报道着,他的承诺都化作了一首首为英雄抒写的赞歌、、、、、、
他说:这些荣誉都属于那些支持我的人!
他说:为英雄而歌,我从来没有后悔!
他说:部队培养了我,我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而这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却坚持了九年。
有人留言说:我最佩服的是他不是体制内的人,没有任何保障却能依然克服种种困难,令人备受感动。
有人留言说:一个傻兵子却做了一件让聪明人做不了的事情。
有人留言说:他虽然脱下了军装,却创作了大批的军歌,全国独一份,而这种坚守是最值得让人学习的。
、、、、、、、、
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的,而在这份事业里无关名利,有的只是一颗最倔强的兵心。周广兵把这些经历都写了下来,《永恒的兵心》记录了自己这些年的所见所感。周广兵说:我希望很多人通过《永恒的兵心》能够有勇气追求自己最初的梦想,有信心击败现实的残酷。
最后祝愿兵子能在这条道路上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