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感动中国》。想曾经,看《感动中国》似乎如任务一般,因为《感动中国》里面的人物事迹就是我们写作的素材,每一年老师都会要求我们去看,既可以积累素材,又可以学习借鉴,看别人的颁奖词是如何写的。毕业后,这项任务也就消失了。
时隔几年,再次看到,心中竟也有一些感慨,仿佛这个已经与学生时代连在一起,看这个就不自觉地会想起曾经的读书时光。不过,《感动中国》每年都是新的,而我也已不再是以前的学生。
这次收看,不带有任务,没有目的,只想知道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是哪些,他们是做了什么事能让这么多人感动。
这其中有坚守、有勇敢、有尽职尽责、有无私奉献。有人的感动,是因为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而还有人的感动,是因为常年的默默坚守。他们都是让我感动的人,而那些平淡、静默中坚守的人,更让我为之动容。
看到大山里的教师张玉滚的事迹时,真的让我鼻子发酸。
本可以走出深山,本可以在外面博出一片天地的他,放弃了走出去的机会。他接过前任校长的扁担,“挑起”了大山孩子学习和走出去的希望,一干就是17年。他从一位20出头的小伙子,到如今即将迎来不惑之年,通过牺牲自己的未来从而换得了更多孩子的未来。
刚开始不明白接过扁担的含义,后来才知道这扁担就是孩子学习的希望,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唯有通过扁担才能挑起孩子们新一学期的课本用具,才能让孩子在新一学期有书可读。
感动坚守而因为对学生的负责,他的妻子辞去了工作成了校园专职做饭人员,他们的生活也更加清贫,而他九个月大的女儿也因一场意外夭折。这样的打击曾差点让他灰心,但是那颗付出之心的火焰却并没有熄灭。他仍留在那里,竭尽全力地将自己奉献给教育,奉献给那些孩子们。就像采访他时说的,他的学生们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而他却依旧在那里。
他虽然说话带着口音,面容看上去也不像一个80后,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他的光辉,这样辛勤坚守付出的人,最美!
还有像其美多吉、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等,都在默默地坚守自己的岗位,不论条件多么恶劣,依然甘于奉献。这好像是一种执着,一种对自己信守的东西的执着,他们用自身的行动,去维护自己执着的信念。
看完,还是觉得《感动中国》有其必要性。有了它,我们能够跳出自己生活的环境,看到其他平凡生命在不同境遇、不同地方做的不平凡的事。城市里的生活让我们惬意,点外卖、追剧、玩手机,很多人觉得生活越来越没劲,也越来越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但是,看了这些人这些事,我们能了解到,生命之外还有生命,生活之外还有生活,人生还有很多不同的选择,每个人都可以使自己发光发热,只是看自己能不能坚守信念并且实践。
感动中国,感动坚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