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35、读通往幸福的教育

135、读通往幸福的教育

作者: 47ee4fd45a42 | 来源:发表于2020-11-23 00:01 被阅读0次

教育,让每个人幸福。

家长最关心四个问题:教育观念;身心成长;如何学习;家庭生活。

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父母是责无旁贷、无可替代的孩子的家庭教育专家。

夸美纽斯--家庭教育教材母育学校。现代教育的奠基者,梳理了教育的思想和体系,教育可以复制,创新。使用规范的各学科的教材,把教师的个体因素造成的失败率降低。名师不再重要,教材和教授方法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全世界的基础教育,都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建立起来的。

现代学校的分科越来越细,考试制度越来越繁复,个性化教育得不到体现时,就会有回归教育本质的探索出现。

过度强调了教,忽视了学,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三千年的教育,从来都没有变过。

谁更接近教育的本质,谁就代表着未来教育的方向。

学什么,比在哪里学,更重要!

学校应该是一个复合的地方,它要照顾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孩子找到自我价值。

很多人以考上名校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我二十年前的目标就是这个了。名校生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不应该是就业。典型的买椟还珠。

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对个人价值的认可,越来越不在于学校和学历了。兴趣的发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途径,有多种选择。

对于学校教育的观点:学习以孩子为中心,学校将不再是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机构。学校不能为孩子真正的成长负责,家长一定要学会给孩子真正的教育。与其追逐名校名师,不如增强自我学习的途径和能力,以此来应对未来。在线教育承担知识,实体学校承担成长。

跟大家一起上课,一起去图书馆和自习室,找到自我的价值。与家人坦诚、平等交流中,获得情感上的归属,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人生。对生活的热爱应该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教育者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找到自我的价值。生命价值课,这门课在学校里没有,在社会上也没有教育机构能提供,如果家长也不亲自进行这门课的教育的话,孩子在这方面就完完全全地缺失了。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价值。不要放弃自己的孩子,你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它。生活方式,生命方式,选择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生命最可贵在于过程。生命最精彩的,就在于每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哪一种生命的方式最适合自己,也只有他才知道。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权利追求幸福的人生,幸福是自己努力成为了期待中的自己。作为家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那个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

学校需要完成的,是每年的升学率,而由哪些学生去完成升学率根本就不重要。那么,谁来为你的孩子负责?

每个家庭都有可能教育出事业有成且生活幸福的孩子,那是因为世界上没有人比父母更加关心孩子一生的前途。

自我价值一旦确定就伴随着人的一生。这将促进他性格的养成,习惯的养成,乃至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生命价值的课程,恰恰和文化水平没有直接关系。任何父母,只要自己是尊重生命的,就可以帮孩子上好这一课。你不需要用成功去印证自己的课程,只要用你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就可以了。父母拥有怎样的人生观,就会期许自己的孩子度过怎样的人生。你对生命的理解正确了,教育的价值也就有了。

职业的尊严,付出的权利,被需要的权利。

如果我们同样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但同时把付出作为生命价值所在呢?

最有价值的生命,在于被别人需要。被越多的人需要,你的价值就越大。这难道不是教育中最基本、最基础、最重要的一课吗?

保持好奇心——能够具有强烈的欲望去取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脑里面的财富。简言之,就是阅读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根本不需要任何学位学历每天如饥似渴学习的人,命运会让你很轻易地看见学习的结果。

幸福的人生,是热爱生活,强烈的好奇心和高尚的品格。

和谐的人际关系。美好乃至高尚的品格。

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成功,人生成就并非来自优胜劣汰,幸福的来源参差百态。

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条孤寂之路,也是一条自我修行之路,是由你内心的想法决定你走多远的路。那些在人生路上超越别人的人,不是因为他多么想超越,而是因为他决定去那个最远的地方。

亲密积极的家庭关系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投入。

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

我们作为父母,难道还能比秦始皇的创业更牛吗?

阶层不是以经济条件,而是以精神气质和生活方式划分的。中产阶层的社区里,有更多文化设施,更多读书会和沙龙,更多社区公益活动;而平民阶层的社区里,更多的可能是打桌球的小酒吧,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唱歌聊天。没有谁高谁低的评判,只是大家对生活的理解不一样,精神需求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而已。

现在的公共资源,已经足够满足孩子的成长?在有限的大城市里吧,才勉强够吧。教育不均衡,高度集中已经较几十年前越来越严重,虽然我们需要和国外进行竞争。

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和阶层无关,和观念有关。就算经济不富裕,也会给孩子买很多书,带孩子去旅行,参加文化活动。人家只会问你到底会什么,有什么样的能力,能解决什么问题,能够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观察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去实现梦想,需要付出时间精力耐心,尊重的爱。让孩子体会到亲密关系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一起完成家务,一起建设家庭的成就感,让孩子发现无论金钱多寡,都能过得更舒服一些,结交一些正直友善智慧的朋友以及他们的下一代——这些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触龙说赵太后:为子计长久。

上海的私立校比公立校更加应试。

课堂学习只是学习的一方面而已,切不可以此来涵盖所有的学习,现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实在太丰富了。考试,知识评测某些方面的能力而已,千万不要因为一时成绩,过分批评和打击孩子。被动的学习,逼迫式的学习,其实效率很低,就算孩子因种种压力获得了一些成绩,也不会稳定。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自我的信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而一个人一生之中只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就不难取得成就。

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教育,就是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价值,从而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如果把社会分为两类教育都有部分人,然后他们毕业后,进入同一个社会,最后会怎么样?谁更有竞争力,谁走的更远更好?哪一种是更希望拥有的生活?或者就是现在的东西方对比?

学习的时候以考试为目标,就业时以入职为目标,深造时以考证为目标,创业时以上市为目标,就算去旅行,也会以景点为目标——这就是应试思维带来的全面危害。

真正的学习,是以学有所成为目的,而不是以靠进某个学校为目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比阶段性的成绩更重要。

教育的关键,不在老师,而在学生。我都没有见到学生,怎么知道能讲什么呢?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付出,是做好自己在孩子幼小的时期,把时间和精力偏重在孩子身上无可厚非,但父母完全有可能保持自己的学习和进步。

家庭教育,首先是陪伴,亲情让孩子有安全感;其次是品格和个性,习惯的培养,价值观的塑造;再次是共同学习,一起成长;最后才是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生活环境。

相关文章

  • 135、读通往幸福的教育

    教育,让每个人幸福。 家长最关心四个问题:教育观念;身心成长;如何学习;家庭生活。 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所想(一)

    孩子为什么要上学?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所想(一) 打开《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之后,第一篇文章就是“孩...

  • 136、读通往幸福的教育2

    教育的几个基本原则:因材施教,教育即生活,学习以孩子为中心,先有兴趣再有学习等。 拼精神生活。这类家长,没有那么多...

  • 通往幸福的教育

    ——· 关于本书 ·—— 《通往幸福的教育》深度地剖析了中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种种症结所在,提炼了中国家...

  • 通往幸福的教育

    我一直有关注三川玲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对于这本书的面世也早有耳闻,只是没有想过会通过这样一种共读的方式打开。...

  • 《通往幸福的教育》

    要想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持久的幸福,那么,我们就要给孩子更多的爱,这是幸福的奠基之石;我们要发现和保护孩子发自内心的...

  • 通往幸福的教育

    《通往幸福的教育》,我听完之后,对于这本书的理解是: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其实很简单。 如果可以顺应这样...

  • 通往幸福的教育

    米粒最近很喜欢看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特别是马飞落水那一幕,每次都要看一遍。其实我也印象深刻。而我也会趁此机会教...

  • 通往幸福的教育

    《通往幸福的教育》深度地剖析了中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种种症结所在,提炼了中国家长普遍关心的100 个问题的精粹,...

  • 《通往幸福的教育》

    阅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打卡第22天,阅读第432~439 摘抄: 玩耍的本质,是开心。当家长为孩子的欢乐,附加上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35、读通往幸福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hy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