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读书
爱,需要主动接纳与表达 阅读余轶非《接纳与表达》一书有感

爱,需要主动接纳与表达 阅读余轶非《接纳与表达》一书有感

作者: 沧海有陆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13:54 被阅读279次
爱,需要主动接纳与表达 阅读余轶非《接纳与表达》一书有感

今天是情人节,朋友圈大晒情人节照片,大秀恩爱,似乎这样的展示就能够使爱情天长地久。有的今年的照片和去年的照片虽然都是恩爱有加,但身边的人又变成了另一个,让人感觉好像在看走马灯,在过家家…

爱,需要主动接纳与表达 阅读余轶非《接纳与表达》一书有感 爱,需要主动接纳与表达 阅读余轶非《接纳与表达》一书有感

近日,阅读余轶非《接纳与表达》一书很有感慨,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两性相处之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培养共情能力,接纳自己以及对方,处理亲密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化解感情危机,平衡灵魂与肉体的关系,为自己寻找真正的幸福密码的方法,值得一读。

通常在婚礼上,当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递给新郎的时候,总会非常郑重地说:“我把我的女儿交给你了,请你一定要让她幸福。”新郎必定信誓旦旦。

而在土家族结婚前,新娘的母亲则会对新娘说,嫁到婆家要谦逊有礼,关心家人,丈夫做了什么令她不满意的事要学会应对。母亲对女儿说的这番话听上去很普通,但实际上是母亲在告诉女儿:结婚并不意味着你是去享受幸福的,而是要学会做些什么来让你对自己的婚姻满意,因为满意则是幸福。

我们通常的期待是:和我们相爱结婚的那个人有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快乐和幸福。而土家族人的期待是:结婚后没有人来保证你的幸福,只有靠自己去学该怎么做。

这样的差异会带来什么不同的结果呢?当对婚姻不够满意,自己不够快乐的时候,带着前一种期待,我们会认为配偶做得不够好,或者是我们选错了人;而带着后一种期待,可能更多地会去思考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共同维护,共创幸福生活。

书中作者阐述了自己原本对婚姻的期待是:有一个懂Ta的人,可以关注和支持Ta的需要;当Ta有想法和情绪的时候,能够倾听和理解,并愿意分享Ta的感受;当ta胆怯和挫败的时候,能够给Ta有力的支持,做Ta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指责和嘲讽;在Ta需要陪伴的时候,愿意陪Ta去任何地方。

以前作者从未怀疑过这样的期待有什么问题,也一直为在婚姻中对方不能满足自己这样的需要而心存不甘。

在参加土家族婚礼上,作者突然意识到,以前自己的期待意味着他在婚姻中只是在满足自我的需要,而这份需要主要集中在被理解、被倾听、被关注、被支持和被陪伴上。他发现自己一直觉得自己不够被爱、一直感觉很孤独,于是渴望有一个人能帮他消除这样的感觉,但却不知道自己找错了方向。因为感觉这个东西,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给你。感觉不够被爱,是因为我们只期待自己想要的爱的方式,当他人用他们能够给予的方式爱我们时,我们无法感知到被爱。于是开始压抑自己的很多需要,不去表达,久而久之,和自己的情绪、情感隔离得很远,爱的能力越来越弱,只是等着被另一个人来拯救。所以作者做出一个判断:亲密关系是不负责带来幸福的,但是它创造了让我们去学习如何让自己幸福的机会,它更像一所学校。我们最需要的终极支持,其实是不可能从另外一个人那里得来的,只有相信和依靠自己努力,才能长久幸福。

本书为我们阐述了一个人人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问题,从生理,心智,灵魂到灵性的路程历练。这是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在哪个阶段,我们能进化到哪个阶段,靠的是我们的学习感悟体会。当我们能够觉察自己,修正自己,不断在进化的过程滋养自己,那么我们就能一步一步趋于美好,从生理直到灵性的美好。仔细看看,认真想想,人生旅途确实是如此。所以此书值得一读。

艾克哈特在《当下的力量》中指出:当你能感觉到在其他人和其他生物内的相同深度的生命时,你的观察超越了形式和分离的屏障,这就是合一的体现,这就是爱。如果你能觉察到你生命中和你相遇相爱的人的相同深度的生命时,你和Ta就能共鸣,就能心灵合一,这就是爱,乃至大爱也是这样。

超个人心理学家威尔伯也提出:人类自身发展的模式是从生理、心智、灵魂、再到灵性的模式,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修行阶段,会面对不同的课题。但都会借用相同的形式来呈现,比如:吵架、外遇、倦怠、离婚、性、满足,等等。所以,要维护两性的和谐与幸福必须要靠智慧、靠自身的努力、靠自己主动的付出、主动的表达来实现。

所以,无论我们在哪种形式上遇到了困惑,都把它当成我们修行必须经历的过程去对待吧。要感谢你与你的Ta的相遇相爱,感谢你们共同的亲密关系成为了为你量身定做的生命课程!愿所有相爱的人在这个生命的天地中,在这个生命的课程里修行、成长!愿友谊地久天长,愿爱情万古长青。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佳偶。

爱,需要主动接纳与表达 阅读余轶非《接纳与表达》一书有感

相关文章

  • 爱,需要主动接纳与表达 阅读余轶非《接纳与表达》一书有感

    今天是情人节,朋友圈大晒情人节照片,大秀恩爱,似乎这样的展示就能够使爱情天长地久。有的今年的照片和去年的照片虽然都...

  • 04|表达与接纳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真实地表达自己哪怕是欲望你不要评判自己 任何情况下都要无限地接纳别人哪怕是黑暗你不要评判别人 要做...

  • 情绪与表达

    最近,又开始阅读《接纳与表达》。 每个人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自己表达情绪的方式与看待别人情绪的观念。我们会受别...

  • 接纳情绪:亲子相处更轻松

    家庭教育爱眼护眼亲子校园开讲啦 01 接纳情绪:亲子相处更轻松 同样的意思, 表达情绪和接纳情绪,与近视有什么关系...

  • 接纳在教育孩子中的日常应用

    在家庭教育中,爱孩子的最重要的表达是接纳孩子,而接纳往往与接受被混为一谈,接受是孩子什么样的行为都被认同,接纳是在...

  • 如何表达接纳与认可

    通过阅读导读素材,得到的信息是: 用来回应孩子的困境,抱怨和要求时,尽量用“你”开头的句子!再结合上周学习的《如何...

  • 2018-05-18冯志梅 教养孩子

    爱的天平: 爱与接纳----教导与管教 爱与接纳:青少年13-19岁,孩子需要完成三个阶段: 1. 个体化 :逐步...

  • 看见

    当与孩子诚实表达自己累,孩子表达“我要关心”时,我看到:在修习接纳力期间,我允许自己从60分做起,接纳自己的精力有...

  • 亲密关系

    1.亲吻和拥抱,是对爱最好的表达。 2.沟通与交流,倾听,接纳,交流。 3.鼓励与支持,与对方一起,共同面对。

  • 防止青春期触礁,父母可以试试这样做

    我们用了洪荒之力,而你却岿然不动。 父母的爱怎样表达,你才感受的到?接纳、沟通、科学表达。 01 无条件接纳 李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需要主动接纳与表达 阅读余轶非《接纳与表达》一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je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