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位香港富商讲他的发家经历。他是福建人,早年家中一贫如洗,父亲扔下他与母亲,去了异乡打工,母亲又为了两个馒头跟着邻村男人跑了。
他从小就胆子大,听别人说偷渡去香港能发大财,便东拼西凑了一笔钱交给蛇头,坐着船离开了家乡。
偏偏他的命实在不好,乘的船遇风浪靠不了岸,在海上漂了一个多星期。蛇头怕遭到搜捕,无论怎么哀求也死活不给他们开舱门,船上无粮无水,狭窄的舱里同伴们陆续死去,最后竟然就剩了他一个人活了下来。
抵达香港后他身无分文,也无人相助,饿得奄奄一息。去乞讨又被人痛打,剁烧鹅的刀子擦着头皮飞过去,他吓得落荒而逃。山穷水尽,他没有绝望,忍着饥饿观察了半天,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那时香港到处是擦皮鞋的小工,坐在路边招呼客人,把皮鞋用最快的速度擦得锃亮,赚取一点赏钱。他盯上了一个小工,在小工给一个客人擦鞋的时候,他凑了上去。他说:“您好,我想给您讲个故事。”
小工以为是乞丐要捣乱,伸手就要赶他。却被客人拦住,好奇地问:“你要讲什么故事?”
他说:“您爱听什么样的故事我都可以讲,反正您至少要在这里擦十分钟的皮鞋,枯坐实在无聊,有我给您讲故事解个闷,可以打发时间嘛。我什么故事都知道,偷情的、绑票的、杀人的、骗钱的……您想听什么都可以。”
客人听他说得有趣,想想便同意了。于是在这十分钟内,他抓住机会,绘声绘色讲了个邻村寡妇与小鞋匠苟合的故事。客人听得哈哈大笑,临走时不但付了擦鞋费,还把剩余的零钱赏了他当小费。
那擦皮鞋的小工也觉得他这做法有趣,便同意他跟着自己。只要有客人上门他就讲故事,用以揽客。他跟了那小工几个月,赚了一笔小钱,买了一套擦皮鞋的工具,开始独立单干。
由于他嘴巴甜,会聊天,回头客也多,不久便成了那条街上最红的擦皮鞋小工。再后来,他存钱投资,眼光精准,逐渐发家,直至今日已成为小有名气的富商。
有趣的是,如今他在一些重要的谈判间隙或是饭局,还是会说那句话:“我来讲个故事吧。”
他的故事总是讲得有声有色、诙谐生动,得到的效果也相当令人满意。往往不太熟络的合作伙伴会因为一个故事而拉近距离,一场胶着的生意也因为气氛的融洽而变得松动微妙。“这是我制胜的独门法宝。”他不无得意地说。
“这么多年,我在商场上遇到无数次绝境。每当穷途末路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不要试图在短期内掌握别人的优势,要利用长处,在最艰难的环境里充分自信,让自己找到一种如鱼得水的节奏,才能掌握主动权,把绝境转化为胜境。”
无论是长袖善舞的香港富商,或是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我们,都会遇到山穷水尽之时。是绝望哭告,放弃求生,颓废度日,还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如沙漠中的一棵孤草,随风摆正身形,无水自然深根?
有多少你以为的蛮荒绝境,落到他人手中,却被经营成天堂胜境。无论多么艰苦,都要努力变得游刃有余,自得其乐,令荒芜的日子开出似锦繁花,把满目疮痍经营成一片绿洲。
拉斯·努列写过一首小诗,叫《这条路也许》。只有短短三行字——
这条路也许
不通向任何地方
但有人从那边过来
一切只在于心态,不在于运气。何必害怕无路可走,尝试迈出一步,你便是那个“从那边过来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