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悟先生(公众号:一悟一世界 ID:jiabond)
昨天晚上,2014年巴西世界杯冠军、本届世界杯的大热门德国队在小组赛最后一轮,爆冷0-2不敌韩国,小组垫底被淘汰出局。这是历史上德国队首次世界杯小组赛没能出线,引发了全世界球迷和媒体的热烈讨论,出现了一大批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比如:
1、战术陈旧说。2014年的德国队采用4231阵型,即可控球掌控节奏,也可提速打起进攻配合。但4年过去了,德国还是老打法、老阵型,而别的队早已将德国队列为研究对象,反复研究应对战术和破解之术,
2、人员老化说。这届世界杯德国队的阵容还是以2014年夺冠时的班底为基础的,但他们不仅老了4岁,而且随着克洛泽、拉姆、施魏因施泰格等名将的退役或退出国家队,使得球队现有阵容有所退步。
3、固执教练说。本届世界杯,主教练勒夫放弃了球队原先的防守反击打法,转向为控球打法。这导致在出现反击机会时,德国队依旧采取稳扎稳打地控球组织,使得球队进攻速度难以提速,进攻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三场比赛勒夫都坚持采用维尔纳担任首发中锋,而将唯一的站桩式中锋——戈麦斯放在替补席上,使得德国队在对手的紧密防守缺少了进攻支点。
4、人品败坏说。德国喜欢炫耀自己的胜利。2014年后,从国家队到俱乐部,从运动员到足协动不动就拿“7-1”取笑巴西,也时不时地讽刺阿根廷、英格兰等强队。在本届世界杯小组赛第2轮绝杀瑞典的庆祝上,德国球员还跑到了瑞典的替补席大肆庆祝,缺乏对对手起码的尊重。
5、神秘力量说。2006年以来,凡是夺得世界杯冠军的球队,都无法在下届世界杯小组出线。强大如意大利、西班牙都没有例外。
6、历史说。这个说法更夸张,居然联想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成王败寇,无可厚非。
但当网络上、媒体里、朋友圈中出现铺天盖地的“事后诸葛亮”言论,我觉得有必要捍卫下我们的大脑和智商。
如果你看了昨天的比赛,实际上前90分钟,德国队距离出线仅仅只是差了1个进球而已。而这个进球迟迟不来,既有德国队自身的因素,也有韩国队超常的发挥,当然还有一些运气的成分。随后,才有最后时刻的大崩盘。而比分是不能反映德国队在比赛中的压倒性优势的。
在前一个比赛日中,命悬一线的阿根廷与尼日利亚也是长期晃荡在淘汰边缘。直到第86分钟,左后卫罗霍居然现在了尼日利亚的禁区里,凌空垫射打入一个难度很大的致胜球。结果第二天全世界都是采用了一边倒的赞扬和美誉。所有人都似乎忘记了下半场长达35分钟的窒息时间。
我想要说的是,如果罗霍那个球踢飞了,那必然也是如今天的德国队一样,被媒体和球迷口诛笔伐了。
“事后诸葛亮”是一个人人都有、人人都会犯的心理问题,它还有个专用术语叫“后见之明” (Hindsight bias):事情的结果作为一个信息如果被我们接收,就会改变我们对事情的认识。
长期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件事的发生、演变产生了糟糕(或者美好)的结果,那一定是哪个地方做错了(或做对了)。比如,这次德国队顺利小组出线,事后诸葛亮会说,一二三四;而这次德国队惨遭淘汰,事后诸葛亮又会说如此这般。他们分析总是跟随着结果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经常发生。
比如,2015年的股灾发生,现在回头看看,各种现象十分明显:指数死叉、股东疯狂套现、过高的杠杆率,大盘股上市、天量的成交额等等,可当时并没有多少人认识到这些集体出现的征兆,绝大多数人都是事后复盘和总结这次股灾经验教训时,才不断地提到这些因素。
事后的解释比起事前的预测实在是容易太多了。
因为对既成事实的解释,能够减少不确定性,让我们感到舒适,没有风险,不会焦虑。
这样的分析永远正确,但这样的分析永远都不是科学。一个判断和预测是否正确,需要进行结果验证。判断和预测必须要放在结果之前,否则,当结果出来后我才提出理论进行解释,这样的解释既正确又没用,这样的判断和预测既脆弱又狭隘,会拉低我们的智商,影响我们的判断。
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规避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心理,让自己拥有更自由、更独立的思维状态。
德国队输了就是输了,回家就回家,没有人敢低估你的实力。咱们四年后还是一条好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