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财经·投资·理财@IT·互联网投资理财
联合长安汽车,腾讯是为了打击阿里和百度吗?

联合长安汽车,腾讯是为了打击阿里和百度吗?

作者: 1178cd572b92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11:55 被阅读17次

日前,长安汽车和腾讯注资2亿元正式成立了北京梧桐车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宣称长安汽车首款搭载腾讯车联智能生态系统的SUV车型CS35 PLUS将于10月31日上市。

什么是智能网联汽车?

关于智能网联汽车定义,恐怕很多人都不太明白。百度百科给出的答案是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看似很长,但是核心要义很简单,一是联网,二是智能化。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智能网联汽车其实是以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联网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某些程度上说,智能网联比自动驾驶技术更难实现。

腾讯为什么要携手长安打造智能网联汽车?

汽车行业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前夕,凸显出巨大的市场机遇

纵观这一年来汽车行业的情况,一众的汽车品牌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吞下了沃尔沃等品牌的吉利汽车销量逆势增长,长城汽车谋求和宝马合作发展,长安汽车开启转型升级,曾经风靡一时的夏利困难重重,奇瑞也正在全力保住市场,比亚迪经历大落大起,江淮、众泰、海马等依旧面临不小的挑战。

而在国外品牌方面,日本铃木从中国败退,福特也开启大规模调整自救,特斯拉入驻上海,宝马、奔驰、奥迪等品牌也都酝酿新能源改革。同时,阿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加入战局,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新兴企业也揭竿而起……这一切都源于新能源、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概念的提出。

因此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腾讯和长安汽车联合推出的这款汽车,不但是为了符合当前汽车发展的趋势,而且是通过该产品试探市场的反响和效果。如果市场认可了该产品,腾讯无疑将加快投入,进而成为打造汽车新业态的先驱,即便失败了,腾讯和长安也能改进,继续引领汽车制造的新一轮改革潮,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阿里、百度纷纷入局,腾讯不来就可能落入下风

人们都说互联网圈的企业焦躁、没有耐心,但笔者认为,互联网企业之所以如此焦躁,是源于巨大的竞争压力。以第一梯队的“BAT”为核心,今日头条、美团大众点评、滴滴、京东、小米、苏宁、网易等企业,无不是在多领域互相开展厮杀,这让他们不得不时刻关注对手动向,并随时拿出应变之道,容不得半点疏忽。

阿里、腾讯在音乐布局之后,百度立刻投资网易云音乐加以制衡,而面对日益壮大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也是步步为营,再一次形成了三足鼎立;短视频风口上,我们又赫然看到了土豆视频、好看视频和微视相互制衡。

同样,笔者认为,汽车方面也不会例外。百度率先发难,在无人驾驶领域不断深耕,并且通过DuerOS为平台与多家车企展开合作,阿里随后开始跟进,成立汽车事业部,通过天猫、苏宁汽车超市以及汽车售后等形成独特的汽车生态体系。

面对两家企业的出招,腾讯也必须加快汽车布局,因此与广汽、长安、吉利、比亚迪、东风柳汽等主机厂达成战略合作,发布腾讯车联“AI in car生态系统”。而此次和长安汽车推出的CS35 PLUS车型,则完全可以看做是该战略的延伸拓展,目的很明显,限制百度和阿里在该领域的作为,确保自身在竞争中不会落入下风。

腾讯自身架构调整的需要,TOB架构调整后急需证明该调整的可行性

9月30日,腾讯官方宣布正式启动新一轮整体战略升级,对组织架构进行了平移调整。重新规划和优化调整了产业、内容、广告营销以及技术四个大板块,从以往的TO C端,开始转变为重点主攻TO B,辅以TO C的战略。

然而,这次战略挑战反而引发了股价的持续下跌,市场普遍担忧其会因为TO B端业务经验不足而陷入反复当中。在笔者看来,这次和长安汽车的新车型问世,似乎也是腾讯在向所有企业宣布:自己的TO B端的业务经验足够,业务能力够强,足以支撑和每一位伙伴的合作,请市场给予更多的信心。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多少有些腾讯给自己打广告的意思。同时笔者也了解到,长安汽车的战略升级也是刚刚完成不久,他们也急需向市场和投资者证明自身的战略是正确的,以此传达积极信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联合长安汽车,腾讯是为了打击阿里和百度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mq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