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蔡文姬《悲愤诗》

蔡文姬《悲愤诗》

作者: 七七航_b85a | 来源:发表于2024-02-27 15:35 被阅读0次

在汉朝末年,王朝权力渐渐失控,奸臣董卓趁机乱了朝政纲常。

董卓的目标就是谋朝篡位,他先是陷害忠良。

后来又逼迫圣上迁都长安,表面上,他拥护年幼的圣上,实际上,却是挟持圣上,扩张自己的权势。

众多诸侯结成联盟,共同讨伐奸臣董卓。

董卓的部下率兵出了函谷关,军士们身上的盔甲,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中原的民众战斗力不强,根本无法抵挡性情剽悍的北方部族。

进犯的乱兵,毁坏了郊野的农田,踏破了坚固的城池,他们每到处,便有百姓家破人亡。

他们的刀下,不曾留过一个活口,那些死去的人,尸体骸骨相互交叉。

无辜的男子,被这些乱兵砍了头,那头颅就挂在战马上。可怜的妇女,被乱兵劫掠,捆绑在马车后面。

驱马向西前进的路上,漫长又颠簸,这遥远险峻的道路上,真是阻碍重重。

这些被劫掠的人,回头望着来时的路,但是眼前黑茫茫的一片,由于日夜颠簸,五脏六腑几乎如同烂泥一般。

被劫掠的人,有数以万计,但是人们并不被允许聚集在一起居住。

如果有人碰巧遇到了自己的骨肉至亲,哪怕心里有千言万语,也断不敢说上一句话。

这些胡羌兵士,只要有一点不满意,就会对劫掠来的人恶言辱骂。

说“杀死你们这些俘虏根本不需要客气,反正现在刀刃正空闲,我们才不想留你们的贱命。”

对于被劫掠的人来说,性命并不值得顾惜,最是无法忍受的,便是胡羌兵士的谩骂。

这些胡羌兵士,随手拿起棍棒,对着俘虏就是顿毒打,口中的怒骂,随着毒打,一起发泄在俘虏身上。

白天,俘虏们号哭悲泣,被迫赶路;到了晚上,只能悲哀地坐着,不知明天的命运会是如何。

想求得一死解脱,可是想死也死不成。想着苟活于人世,可活着却也看不到希望。

苍天啊苍天,我们为何要遭受这样的罪过?

被逼着来到这蛮荒偏远的地方,这个地方与中原完全不同,这里的人缺少礼仪,性情非常粗鄙。

居住的地方,被霜雪长久地覆盖,即便是在春夏季节,强劲的北风也吹个不停。

翩翩的北风,吹透了我的衣裳,萧萧的风声,震得我双耳疼痛。

每当此时,我内心对父母家乡的怀念就会涌起,哀怨与叹息也就无法止息。

每当听说有远方的客人来到这边鄙之地,我就觉得很是欣慰,

急匆匆地上前打听家乡的消息,对方却说,他并不是我的同乡,所以对我的提问也无从说起。

庆幸的是,平时的心愿终于能够满足,因为有亲人能够把自已接回家乡。

虽然自己得到了解脱,能够离开这边远的地方,可是不得不把亲生儿子抛弃在此地。

母子心意相通,这是天性,一想到分别之后,我们母子再也没有相逢的机会,心中便生起了挂念。

从今以后,不论是生是死,我们母子都永远天各一方,想到这些,我便不忍心离开孩子们了。

我那年幼的儿子,走上前来,抱着我的脖子,小心翼翼地问:“母亲,您打算去哪里啊?

别人都说您要离开我们,离去之后,难道还会有相见的时候吗?

母亲您平日里心肠慈柔,如今怎么对我们这样不慈爱了呢?

我们都还没有成年,母亲您为什么不顾念我们呢?”

此情此景,真是让我五脏六腑都崩裂了,整个人神志恍惚,如痴如狂。

我号哭着,用手抚摸着孩子们。即将出发时,我又变得犹豫不决,迟迟不肯上路。

那些与我一起被掳掠来的同伴们,她们都来送我上路与我告别。

羡慕我能够离开这里返回故乡,那哀痛的哭声,真是让人悲恸欲绝。

拉车的马儿似乎也感觉到了我们的悲伤,呆立在原地不走,就连那车轮,也为这别离的场景而感到悲哀,因此不再转动。

围观的人们唏嘘感伤,路过此地的人们也在呜咽哭泣。

在返乡的路上走啊走,母子亲情就这样生生割断了,疾行的车子带着我越走越远。

这道路啊,漫长悠远,离别之后,我们母子何时还能相见?

我的孩子,从我腹中生出,别离之后如何能不让我牵肠挂肚?想到母子分别,我的心就万分悲痛。

受尽颠簸之苦,终于回到故乡,可我家中已经没有活着的人了,甚至连亲属都没有剩下。

不论是城里还是郊外,到处都是一片荒芜,庭院廊下,全都长满了野草。

眼前的累累白骨,还没有被人掩埋,那些白骨纵横交叉,却不知这些死去的人啊,叫什么名字,又从哪里来。

走出门外,听不到人们说话走路的声音,却能听到豺狼哀嚎的声音。

我一个人孤零零地面对如此景象,不住地哭泣,哭得撕心裂肺。

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忽然有一种魂魄出窍的感觉。

现在觉得自已,就好比是生命走到了尽头,旁人见我这般模样,便纷纷来宽慰我。

我睁开眼,勉强挣扎着活下去。可是,纵然活下去,又有什么可以期望呢?

如今,我只能把余下的生命,交托给再嫁的夫君董祀,竭尽心力苟活下去。

自从经历这些祸患之后,我便觉得自己沦为了鄙贱低微之人,常常担心会被夫君鄙视、抛弃。

想想人生还能剩下多少时光,我也只能满怀忧伤,一年年地勉强活下去。

相关文章

  • 旷世才女蔡文姬《悲愤诗》与《大胡茄》

    悲愤诗 【汉】蔡文姬 悲愤诗其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 《悲愤诗》汉-蔡文姬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

  • 蔡文姬及《悲愤诗》赏析

    文姬名琰字昭姬,因避司马称文姬。 东汉末年陈留圉,文学大家蔡邕女。 精于文学善书墨,天文数理兼音律。 童年优育学识...

  • 《品中国文人》读书笔记(十四)

    蔡文姬 摘抄:苦难成就了蔡文姬。《悲愤诗》有五言体和楚辞体两种。中国古代,男性大诗人几乎都要...

  • 闲谈三国才女蔡文姬

    蔡文姬与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并称“古代四大才女”。主要作品有《悲愤诗》、《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其中一首五言...

  • 几回魂梦,曾与君同

    (1)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我垂眸默背蔡文姬的《悲愤诗》,随即提笔写下末尾两句,思及蔡文姬平生,不禁眼...

  • 悲愤诗

    《悲愤诗》是第一部由文人所作的长篇五言叙事诗,作者是蔡琰,也就是蔡文姬。 蔡文姬博学有才辩,又长于音律,是东汉著名...

  • 《蔡文姬》:演出和剧场共襄华丽

    话剧蔡文姬,除了让我知道这位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的女子嫁了三次之外,其他的历史故事并未看到更多,她的《悲愤诗》...

  • 悲愤诗

    蔡文姬的角色很多,在诗中,她既是一位承受乱离怆痛的普通女性,又是一位忠实记录颠簸流离生涯的诗人,既为汉女,又为贼兵...

  • 一代才女蔡文姬《悲愤诗——二首》赏析

    蔡琰,字文姬,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之一,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蔡文姬《悲愤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ot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