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第三节课的复盘我得再耽搁一下...
今天我终于把第四节课“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和自信力”补完了,心里的想法真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跳出来。
对于常出现的“挫折法”、“奖赏法”以及“期待长大就好”,在我家比较常见的是“奖赏法”,动辄就会听到“把饭吃完就可以吃甜点啦”、“玩具不收拾好就不能...”等等,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虽然有时候我也会)。而回顾我的成长,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偏“讨好”以及“寻求别人认可”的人,总是希望得到老师、家长、领导的认同,我的种种表现都开始一来别人都看法,压根也不清楚内在的自豪感和价值感。通过在圈妈读书会以及正面管教课程的学习之后,我深切的认识到,用赞扬、奖励的方式不会带给人们贡献感、归属感和价值感,我想改变,改变我自己的状态,改善孩子的成长环境...
1、关于拥抱和看着孩子的眼睛
这两个非语言沟通方式真是魔力一样的存在。有一次,孩子和我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怎么都无法平静,孩子爸爸忍受不了出去了,而我,就一直呆在房间里陪着孩子,希望等他冷静之后再进行后面的事...我很累,后来瘫坐在床边地板上,但是我一直用眼睛看着他,再后来我只是微微张开双手,我儿子竟然哭着走过来,抱抱我,我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就这样我们抱了一会,连接恢复了,我们又继续后面的事情了...(另外,关于拥抱的案例,我家爸爸每次回到家会说,来,让爸爸抱一下,我家孩子真的会拒绝哎)
2、关于启发式问题
这个在我家做得不好哎,在我们家还盛行着自上而下的、权威式的灌输,这个可以,这个不可以。不可以打人、不可以说“笨蛋”、不可以吐口水...规定了各种各样的不可以...其实我现在写下来都感觉种种的厌烦,我相信3岁孩子也会觉得不舒服,内心也是各种“为什么呀”。我缺乏案例中B妈妈的智慧和耐心,却不知如此的启发式问题和对话,会给予孩子独立的思考和做决定的机会。
3、关于赞扬与鼓励,以及每次迈出一小步
爸爸已经加入逐渐和我一起改变的行列,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能力发展,而不再是单纯的说一句“真聪明”、“你真棒”。课程里说的好,健康的自尊来自于拥有技能。孩子会跟我说,妈妈我会扣/解扣子啦;妈妈我帮你一起把碗放进洗碗机;爸爸,让我试一下吧...我惊讶他的成长,给他爱的抱抱,看重他的行为,谢谢他的帮忙...
放下对完美的所有期待,我经常提醒自己,你面对的只是一个3岁的孩子,不是30几岁的成年人,慢慢来才会比较快,对不对?
4、关于有限选择
这个工具卡我一定要推荐给我妈使用,她总是抱怨孩子让她讲太多太多的书,听说有一次最高记录是午睡前讲了20多本,我听了真是汗颜。老人的问题就是太和善而不坚定,最后忍无可忍了发脾气了又导致两败俱伤的结果...我的做法通常都是:提供两种选择,让他选择,适时提醒,愉快结束...耶
学了就要用的pd,感谢圈妈,感谢讲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