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有证的专业设计师,无证的培训讲师,因为工作的缘故,在16年的年底,进入了一家互联网的企业作为培训讲师,进行全国各地的巡讲,断断续续的一年之间经历过无数种的临发情况,现在有幸在年末的时候,在简书和大家聊聊演讲的这回事。
演讲者是不是天生的
演讲者是不是天生的呢,这是在我讲完诸多场后,观众经常和我聊天时候会提到的一个问题,我可以明确的说,不是,演讲固然是一种天赋,但是并不是天生就有,通过后天的努力也可以掌握其成功的法门,相信大家一定看过《国王的演讲》,乔治六世国王天生的口吃,但是通过的努力,技巧性的弥补了先天的缺陷,使之成为二战时期英国国家的中流砥柱,所以,演讲只要努力,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
那到底是什么制约了你成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
原因1:不自信
不自信是恐惧演讲的首要原因,几乎是所有恐惧的根源,不自信源于对自我的不认可,当人们不认可自己的能力时,就会失去当众演讲的自信。
时间长了,人们还会不断为自己的“不行”寻找证据,然后加重自己的不自信。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不自信呢?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大多数人的不自信是从童年开始养成,如果幼年时没有建立足够的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当众讲话的经验,人们会就把当众沉默的习惯带到成年时。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安静,多做事少讲话。尤其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了不打扰别人,父母常常勒令我们:保持安静,不要讲话,不要打扰别人。
久而久之,保持缄默就成了习惯。再让我们当众讲话,我们也会觉得困难。
所以我们成年之后,会对当众讲话毫无自信,感到恐惧。
原因2:无经验
经验的缺乏是恐惧当众演讲的第二大原因,没有经验意味着全新的领域。
“恐惧往往源于未知和不确定”。尤其是很多第一次登台演讲的人,演讲的结果是未知的,演讲的经验也没有,当然会感到焦虑和恐惧。
如果你有了足够的经验,并且进行过专业的演说训练后,你会发现:当众演讲并不困难,相反只要你付出努力就能做到,而且它也不是一种痛苦,只要你愿意,演讲可以是一种享受。
原因3:失败的经历
有一项关于演讲恐惧的调查显示,人们对公众演讲的恐惧,70%都受到了过去失败经历的影响。
这种失败的经历可能是过去演讲时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回忆,比如自己演讲之中被哄笑,或者演讲之后被人当众羞辱,比如在公司会议上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却被老板当众指责否定。
这种尴尬的回忆相信所有人都不愿意有第二次,所以想到过去,就会对公众演讲发表意见充满了恐惧焦虑感。
原因4:放不下
放不下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害怕出丑,和害怕自己得不到良好的评价。
害怕出丑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态,连大文豪萧伯纳也承认自己曾经非常害怕演讲中出丑,但是后来他克服了这一点,他说:“这跟我练习溜冰时的方法一样,我固执地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拼命地出丑,直到我完全适应习惯。我就不再出丑了。”
还有些人,除了害怕出丑之外,还担心自己得不到良好的评价,这种对于评价过度的焦虑,导致当事人对于与公众对自己的演讲的评价感觉慌张,担心别人给自己的评价并不是自己想得到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十分害怕别人对自己的低评价呢?对于评价感到焦虑的人,往往是对自己某些方面没有足够的信心,心理有自卑感,比如担心自己长相不够好看,声音不够好听。对于他们来说,当众演讲等同于要将自己的所自卑的方面展现给公众,所以对此会感到十分焦虑。
很明显,放下自己,坚持训练,是对抗这种恐惧的最好办法。
原因5:准备不充分
对演讲内容的准备充分程度也会影响恐惧的程度。如果演讲前的准备不够充分,那么上台演讲时心理就有所担心,影响自己的发挥。
除了演讲内容的准备,还有对演讲前的准备:经常会有演讲者在演讲即将开始才很匆忙地到达会场,呼吸还没有恢复正常频率就开始了演讲。这时他的身体因为之前赶时间到演讲会场还处于紧张状态,对于时间的焦虑还没有得到缓解,这种焦虑很快就会转移到演讲中去,在焦虑的作用下演讲者很容易就会出错。
此外,对场地的不熟悉,也会加重这种恐惧。
这一切的只有办法只有一个:充分准备,提前到场。
原因6:完美主义
恐惧也可能来自于追求完美。完美主义的人通常对自己要求非常苛刻,对于自己的表现要求非常高,想要周围所有人都能够欣赏赞美自己,所有的人都欣赏自己的演讲,这样自己的演讲才能算是成功。比如很多中国人,从小会被家长教育只有满分才是好的,99分是不够的。所以在这种完美主义的心态下,自然会对自己的演讲感到焦虑和恐惧。
我也常常追求完美,因为我相信所有的事情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有在演讲这块,追求完美反而可能是一个陷阱,它会使你对演讲的内容过度地关注,任何一个微小的错误都可能使演讲毁掉。
即使大可不必如此。最好的永远是下一次,过度关注眼前,只会错失你表现自己的良机。
原因7:听众人数
所要面对的听众人数也会影响心态。面对10个人和面对1000个人演讲,产生的焦虑感觉明显是不一样的。因为面对人数多的时候,心里担心一旦出现状况会被这么多人知道,演讲者就会感到更紧张。
一般来说,人越多越容易越容易紧张,不过也有些人看到人少会感到失望,那就不属于恐惧演讲的范畴了。
此外,听众对演讲主题的观点的看法也会影响你对演讲的心态。如果你提前知道了听你演讲的听众与你的观点一致,那么你演讲起来就会感到非常有信心。如果你所面对的听众所持的观点正和你相反,你演讲时面着被怀疑的眼神,肯定会感觉非常不自在。
原因8:陌生的听众
听众的熟悉程度当然会影响演讲的心态!
如果面对台下的听众已经演讲过很多次了,那么在他们面前就会感觉会放松很多。造成这种心态是因为:台下的听众不是第一次听我演讲,所以他们了解我,他们对我的看法不会因为这一次演讲而发生太大变化。所以即使今天我出现什么错误,台下的听众心里也清楚,其实我是一个优秀的演讲家,今天的失误只是一个意外,他们不会拿这次意外来作为评价我的一举。相反,如果台下都是陌生听众,演讲者就会对自己的表现十分在意。
原因9:有“高人 ”
对听众的身份地位常常会给演讲者带来恐惧。如果自己演讲的听众身份都是比较重要的,比如企业老总,面试官等,很多人就会感到紧张。即使一些经常在公众场合演讲的人,在面对国家元首演讲也经常会感到惶恐,十分小心。
而如果听众换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就没有什么顾虑了,焦虑感也将会大大降低。
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成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
第一、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胜任这份工作,说到自己的第一次的演讲经历,简直不堪回首,当时去的是一所专科院校兼职代课,站上讲台的那一刻,突然我说不出来话了,一片空白,语顿了大概五分钟,才结结巴巴的讲述完了第一节课,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但是哪有如何呢,你需要一份工作,你需要赖以养活自己的工作,所以一次次怀疑自己,一次次的相信自己,终于,现在我成了一个自信心爆棚的演讲者,经常性可以看到学生或者受众在台上发我慷慨激昂的演讲照片,也成为现在演讲的一大乐趣。
第二、提前准备
如何相信自己,只有不断的去准备,正所谓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我们往往讲解几分钟的内容,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和完善的
我有一门讲的特别好的网店装修课程,其从第一次讲解到最后的成型,经历了差不多3个多月的时间,中间经历了很多把PPT删掉重新做的经历,因为你知道,这个不适合你,你不能这样去讲,所以前期的准备时间悠久而冗长,需要很大的耐心
在准备的过程中,内容要和台风息息相关,我们有些人讲课是幽默居多,喜欢引用案例,所以找到大量的案例素材就非常的关键。用内容堆砌的PPT来做演讲实属普遍,但这真的是表达你自己想法的最好方式吗?
幻灯片可能没有你认为的那么有用,来自Prezi网站的数据表明,60%的员工认为基于幻灯片演示文稿的照本宣科是枯燥乏味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听众自己就可以从你PPT中获取所有的信息,而且他的阅读速率比你还快,他为什么还要认真去听你的个人朗诵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完全抛弃自己的幻灯片,它是你重复自己观点的一种聪明方式。建议将演讲的核心观点列在几张幻灯片上,不要一直盯着它,在必要时看一下注释和提示,把幻灯片当作向导,而不是你的朗诵词。
很多人担心自己演讲紧张,其实平时做好足够多的准备,了解这场演讲的环境,对象特点,时间长度,你的排序(是开场还是压轴,或者中间被忽略?),你到了现场会心里有底。
第三、写演讲提纲
整理演讲逻辑框架结构以及Power Points

当我们脑海里有如此的一个大的框架的时候,演讲就是信手拈来的工作
第四、仪态
自然为王,你再怎么抬头挺胸收腹但不自然还是会减分的。最近几天多习惯一下“头微抬背挺直”的气质,好做到上台举止自然。再来几个小tips:1)内容不严肃的时候微笑,比如开头结尾;内容严肃的时候就别笑了,比如故事升华的时候,总之表情跟着内容自然大方表现。2)如果舞台没有规定演讲者必须站到哪里,大胆地站到正中央,过程中不要僵着身体太久不动,适当踱步,加些手势,做不到自然就不要加啦。如果要求演讲者站在小的那个演讲台,那也不要看演讲台上铺着的台词。3)眼睛看像观众上方15的位置,这个看现场情况具体应变吧,怎么自然怎么来。
啊啊啊,没时间啦,基本上想到的都理出来了。大家都知道,自信就会表现好,但初次演讲的我们难免会怯场害怕(演讲前两天还没完成演讲稿急得掉眼泪的我能瞎说),大多都会一边害怕一边给自己鼓气。豁出去吧,少年,丢人又不少几块肉,害怕的时候就得具备这样“不要脸”的气质!
相信只要做好如上的几点,你一定可以发现焕然自新的自己,站上讲台你一定是个成功的演讲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