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触到好几位在澳洲谋职的“华人蓝领”。所谓华人蓝领的标签,不过是我们的狭隘观念,在这边却是时时、处处得到礼遇、尊重。何以如此?因为在这边根本不存在职业贵贱、岗位高低,也不会以是否名校、是否硕士、博士论荣辱。只要市场有需求,就会有实现价值的契机,就会有得到社会认可的可能。怕就怕看似读了好多年书,结果读成了没用的书呆子。
国际上流行“澳洲是打工者天堂”,这定义不知因何而起。但传统的所谓打工者,不过是带有偏见的贬义称呼,意即没啥文化,主要靠出卖体力劳动获取生计,并且通常薪酬比较低的那部分人。但在这边的打工者,则是从业者的普遍称谓,即便是从事科技含量较高的职业,也莫不是某种特殊行业的打工人。因为有了都是打工者的平等,也就消除了不同职业的偏见,在薪酬方面也回归了市场定价。于是传统的所谓蓝领打工岗位,反倒成为普罗大众眼里的热门职业,只要具有实在的技能,又能够做到不辞辛劳,报酬就会哗啦哗啦装入自己钱袋。我所接触到的电工、水管工,只要上门提供服务,起价通常就要150澳币左右,然后再根据干的活计价,有的用不了半天,上千元澳币就到了手。如果这样的收入折算人民币,那可是好几大千的存在。如果这样的美事,偶尔才有也就罢了,关键是需求往往还要排队,等上好几天根本不足为奇。
我接触的这几位打工者,都年过六十岁,到澳洲从事自由职业时间,也都有20余年。问在国内曾经的经历,都有过较长时间从业经验,专业技能方面也有突出表现。问来到澳洲的职业生涯感受,说在这边干活收入高,受用户尊重,干起活来心里痛快。再就是这边的华人打工者,职业技能普遍比较高、吃苦耐劳精神普遍比较强,自我实现的机会也相对比较多。
(本文插图街区随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