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每每提起《人间词话》,最为人称道的大概就是这段“三境”说。此说是王国维思想的一个特殊标志,也是他的学问和人生的真实写照。
王国维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学者,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个纯粹的、彻底的、毫无功利、毫不动摇的追求学问、探索真理的人。他生于1877年,正是清朝政权走向衰亡、欧美列国侵略中华的悲情时代。青年时期的王国维,亲身体验了旧中国社会之积弱、精神之困顿,毅然踏上追求新学之路,寻求治世良方。1898年戊戌变法之时,他进入了罗振宇主办的东文学社,开始研究西方文化。其间,他接触到康德、叔本华和尼采哲学,从此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哲学追问人生的终极问题、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王国维深深地被西方哲学的追问探索之美所震撼、所吸引,他意识到人的精神之崛起必须超脱世俗的物质追求,去探索人生的真谛、智慧的究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动机之下,他融汇康德、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美学思想,创造性的运用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鉴赏评论之中,《人间词话》便由此诞生。此书一经问世,便如同一颗新星,照亮了国人沉寂的精神世界,激起阵阵涟漪,在时间长河里悠悠回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人间词话》以“境界说”为核心立论,以词话形式点评古词,不仅有着一种深刻的思想美,更有着一种独特的形式美。王国维先生的词话点评植根于东方古典诗词,熔炼自西方悲剧哲学,感悟之通彻、情感之真切、思想之深刻,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思想和形式上都有别于其他文艺理论,全无枯燥、刻板之病,反而如同诗词本身一样情感充盈、意境曼妙、文笔流美、风韵翩飞,深深触动和激发着人的全部精神和魂灵。
王国维先生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那么,何谓“境界”?“有造境、有写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这些理论语义精辟、立意深远、视界开阔,与中国古典文学评论大相径庭,独辟一界,开创了中国近代文学批评之先河,也引导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向外看去、向内求索。王国维先生之“境界”,毫无疑问是经验感知、理性思辨和精神超验三者高度的贯通融会,真可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王国维先生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可见,《人间词话》虽然表面上是一部诗词评话、文学批评,但却是以探索宇宙人生为目的的,能够开启性灵,使人感悟至真至情至性,词话不仅仅是词评文论,更是已经升华为关乎人生意义、关乎精神价值、关乎思想探索的大写的“生命之书”、“宇宙之书”,它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了诗词领域,超出了美学研究。正如叶嘉莹所言:王国维先生所追求的,是真理。正是这种求真意志,塑造了《人间词话》不同凡响的思想魅力与美学价值。
这次,我推荐的便是叶嘉莹先生的《人间词话》讲评本。这本书根据王国维手稿影印本点校,原汁原味收录了王国维删改修订《人间词话》手定稿64则和未刊稿50则,每则都做了注解对译,由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叶嘉莹先生指点迷津,逐条讲评。同时,本书还随文附录145首原文提及的古诗词、叶嘉莹品读王国维词选、114位词人小传、46则常用词牌格律、王国维生平年表等内容。并由知名画家林曦绘制封面,可谓美轮美奂。
叶嘉莹先生生于1924年,现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她一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方面的研究,是一位用全部生命来研究诗词、体悟诗词的学者,虽已年近百岁,却依旧研究不辍、坚持讲学,孜孜不倦地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她以此为乐、以此为业、以此为志。她以为:“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之类的东西而丢掉人生最宝贵的价值。”
这是先生的大事业、大学问。
叶嘉莹先生11岁便接触《人间词话》,并相伴一生、摩挲一生,她在“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获奖词中说:“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由此可见,王国维先生对她的影响之深、意义之大,也正因如此,她才能讲出《人间词话》的精魂,品出《人间词话》的深情。她这样评说“境界”:
四野寥廓,瞻顾苍茫,所追寻者竟渺不知其在何许,如果有人正在这种茫然无绪的感觉中,那么他无须困惑,也无须悲哀,因为这正是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种境界呢……一个人要追求更高远的理想,就一定要先打碎眼前五光十色的繁华世界,经过一个“昨夜西风凋碧树”的阶段,才能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目光……如果说第一种境界是写追求理想时的向往的心情,第二种境界是写追求理想时的艰苦的经历,那么第三种境界所写的则是理想得到实现后的满足的喜乐……但愿每个追求理想的人,在经过“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都能够获有发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一日。这种境界该是至完整、至美善、至真实的一种境界。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那么词呢?“词以境界为最上”。读词,不能不知何谓境界。让我们一起捧起《人间词话》,追随叶嘉莹先生的脚步,一起走进“境界”之中、游于“境界”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