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摘抄,汤显祖和他的临川四梦(上)

摘抄,汤显祖和他的临川四梦(上)

作者: f57b42734ec0 | 来源:发表于2023-10-18 08:20 被阅读0次

讲临川四梦,大家可能有点懵逼。但讲起戏曲《紫钗记》《牡丹亭》,大家可能就觉得熟悉起来了。其实,所谓“临川四梦”是明朝戏剧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包括《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临川是古称,现今指的是江西省抚州市。因汤显祖为临川人,而这四个剧本里又都有梦境元素,因而被称为“临川四梦”。后世和汤显祖创作风格类似的剧作家,都被称为“临川派”。

那么临川四梦分别讲的是什么故事,而它们又为何经久不衰?常演常新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推开戏曲艺术世界的大门,去了解这背后深刻的文化渊源。

一情不知所起

临川四梦中,《紫钗记》和《牡丹亭》是儿女风情戏,而《南柯记》和《邯郸记》是官场现形记或政治问题戏。汤显祖的“四梦”是一种人生原本的真实,包含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内涵。明朝同代王思任曾评价,“《紫钗记》,侠也;《牡丹亭》,情也;《南柯记》,佛也;《邯郸记》,仙也。”生动地概括了“四梦”的“立言神旨”。

这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牡丹亭》,讲述的是太守的千金杜丽娘,长到豆蔻年华之际,因为在教书先生的课堂上听见“关关雎鸠”这首诗后,开始春意萌动。几日后,杜丽娘在丫鬟的带领下到花园玩耍,在半梦半醒之间梦到了书生柳梦梅。两人在梦中经由花神指点,有了刻骨铭心的情爱体验。

内容简介

杜丽娘醒来一切只是南柯一梦。杜丽娘在现实生活中再回牡丹亭寻爱人,却并未发现书生柳梦梅的身影。杜丽娘相思成疾,药石不治,去世了。

当时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升任淮扬安抚使。杜宝将女儿埋在梅花庵的树下,并嘱托尼姑看守。随后进京赶考的柳梦梅,因为身患风寒住进了梅花庵。病痊愈后,柳梦梅与杜丽娘的游魂相遇,两人相爱,并且将杜丽娘从树下挖出,只见杜丽娘复生如初。随后,两人携手共同反抗父亲杜宝固执呆板的封建思想,最终相爱相守。

整个故事凄美动人,个别唱段已经成为名古流传的名句,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和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yuán),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等等。

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一个女性因相思而死,又因爱情而复活,实在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这里其实就误读了《牡丹亭》,它是一部表现至情、追求自由的作品。而其中杜丽娘的形象又是最为光彩耀眼的。

作品主题

在明朝时期,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当时对女性,甚至对正常人的情感的高度防范与行为禁锢,已经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在另一方面上层人又极力寻欢作乐,纵欲过度,形成一种畸形的社会风气。

在那个以理反情的时代背景下,杜丽娘觉醒的自我意识更为可贵。尤其是在《惊梦》一折,这场戏讲述了杜丽娘关关雎鸠这首诗触动自己心中的情丝。教书先生将“关关雎鸠”解释为古时候的后妃之德,她却认为这是指男女之间的爱情。但深受礼教禁锢的杜丽娘却从未感受过正常的男女之情。

后来,杜丽娘在丫环的陪伴下去赏春游园。为此次游园,杜丽娘精心打扮,细细梳妆。在带着心中的春闷,杜丽娘在赏春游园的途中,面对这对着墙独自开的姹紫嫣红的花丛时,杜丽娘大梦初醒,发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的感叹,一方面这是对面前这开得姹紫嫣红的花丛,却没人去赏识。她久居深闺,连家里有这么一处好风景都不知道。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在最青春美好之时,却只能自怨自艾,浪费生命的感叹。

杜丽娘游园惊梦这场戏,正是她爱情觉醒之初。因此当她在梦中遇见了柳梦梅,和柳梦梅发生的点点滴滴,不止唤醒了她的爱情,也开启了她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旅程。甚至,即使肉身已死、香消玉殒,杜丽娘仍在死后执着地寻觅、追求自己所坚持的爱情理想。至情化身的杜丽娘形象,在作品中呈现出“生而有情,因情成梦”的生命存在状态,这种深厚、真挚而坚定的情感,使杜丽娘的形象绽放出思想解放与生命自由的人性主义光辉,光耀千年。

二临川第一梦

而汤显祖的另一爱情作品《紫钗记》,则是其旧作《紫萧记》重写,取材于唐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紫钗记》又称“临川第一梦”。

《紫钗记》讲述了元宵夜,李益和朋友在街上赏灯,听闻长安歌妓霍小玉丢失家传紫玉钗,帮忙寻找。李益寻得紫玉钗交予小玉,二人一见钟情。第二天,李益央求媒婆说亲,二人喜结良缘。洞房花烛夜,二人将紫玉钗一分为二,许下“钗在人在,钗亡人亡”的诺言。李益高中,求世叔卢太尉照顾。卢太尉见李益一表人才,欲招李益为东床快婿,反被李益拒绝。卢太尉怀恨在心,将李益调到关外任职。李益无奈惜别小玉。李益在关外平定战乱,托人带家书给小玉。不料卢太尉从中作梗,家书变休书,谎称李益已和卢太尉结亲入赘。小玉相思成疾,耗尽家财,无奈中典卖紫玉钗,却又为卢太尉所购得。

李益功成归来,卢太尉为其接风洗尘。席上,卢太尉找人借故拿出紫玉钗,称小玉另找有钱夫婿。因新夫婿知道紫玉钗的缘由,让小玉变卖。小玉得知李益归来,冲进太尉府,却被告知李益不愿见小玉,当场口吐鲜血,一病不起。李益虽痛苦万分,认为小玉不是这样的人,却一直被卢太尉借故留在府中。之后,侠士黄衫客慷慨相助,两人重逢,真相大白。最后,圣上主持公道,降罪卢太尉,加封李益为集贤殿学士和鸾台侍郎,霍小玉为太原郡夫人,皆大欢喜。

《紫钗记》在文学上尚有不完美之处,尤其是歌妓和士人的结合,早有到《杜十娘》的“怒沉百宝箱”朱玉在前,很容易沦落到痴心女子负心汉的俗套结局。

历来《紫钗记》最出彩的角色是帮助李益和霍小玉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黄衫客。在剧中,他身穿黄衫白马,拥胡奴二三,有人问及名姓,留下「黄衫豪客」,可谓极为潇洒的侠士形象。

但女主角霍小玉的唱词却有不输黄衫客的豪情和大气。面对李益另娶,霍小玉被负的尴尬局面,众人不知道如何是好。

当黄衫客直接找来李益与其对峙,而霍小玉毫不退却,不啼哭,也不忸怩,或自认不配,而是决绝地说: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韶颜稚齿,饮恨而终,慈母在堂,不能供养。绮罗弦管,从此永休。征痛黄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当永诀矣!

面对负心郎,重逢之时,小玉掷杯于地,长叹数声,倒地闷绝。一个旧时代的社会底层的歌妓,也许对未来从未有过奢望,曾经在前面的《折柳》一出中对情郎李益说出:“一生欢爱,愿毕此期”。爱情开始时有多热烈,此刻,霍小玉的怨愤便有多绝决。

其实,在唐代的《霍小玉传奇》里,李益是个传统的负心汉。但汤显祖显然怜惜小玉这个充满光辉的女性形象,大笔一挥,改了李益的负心,只把他写成身不由己,被欺骗的可怜人。两人的分离成了一场误会,最后也变成了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局。

但对于修改后仍旧懦弱和行为不够主动的李益,汤显祖显然还是不满意,便在剧本的《题词》中写道:“霍小玉能作有情痴,黄衫客能作无名豪。馀人微各有致。第如李生者,何足道哉!”可见,汤显祖喜欢塑造和偏爱的都是至情至性之人。

他厌恶理学的虚伪、严酷,反对封建礼教和道德规范对人们合理感情的束缚与扼制,赞同尊重人们正常的生活欲望及情感的主张。在戏剧创作中宣扬情,表彰情,鞭挞理对情的扼杀,自觉回应当时言情的文艺思潮,甚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紫钗记》的创作正体现了这种动机和意义。

那么,汤显祖另外两个作品《邯郸记》和《南柯记》又讲了什么故事,他们又反映出了什么样的时代特色和人性色彩?让我们明天继续。

相关文章

  •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是汤显祖四部戏曲的合称。临川文学的经典名作,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

  • 图说汤显祖“临川四梦”

    梦,照见现实的明镜。 梦,可以惊醒,也可警醒。 没有梦,就没有人生。 佳期如梦,人生一梦。 从睡觉,到觉醒, 一灭...

  • 听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中国戏剧是个西洋的名字,陌生感极重,戏曲才是它合适的姓名~在过去日子里,梅老板都能成为中国社会的腕极人物,可见当时...

  • 品读经典:柳梦梅12

    品读经典栏目:汤显祖《牡丹亭》之人物柳梦梅(结篇) 2021年春节的闲暇,重温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想...

  • 倾情四百年:《牡丹亭》的前世今生

    《牡丹亭》,是中国人的一个梦。 汤显祖曾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的确,在“临川四梦...

  • 《南柯记》中的淳于棼——汤显祖笔下最为真实的人物(一)

    《南柯记》中淳于棼——汤显祖笔下最为真实的人物(一)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对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最为熟悉的...

  • 重释汤显祖《南柯记》中“梦”的文化背景

    文:许大果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曲坛上名声斐然的杰出剧作家。他笔下奇葩“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

  • 汤显祖《牡丹亭》学习笔记

    汤显祖,今江西人,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

  • 观《汤显祖与临川四梦》有感

    今晚在天桥剧院看了昆曲《汤显祖与临川四梦》。 此剧的表现手法和去年我看过的音乐剧《我.堂吉诃德》是一样的,采用“穿...

  • 当清官可以青史留名,剧作家也能永垂不朽

    想必,读书人都知道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汤显祖,生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八月十四,字义仍,汉族,江西临川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抄,汤显祖和他的临川四梦(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aq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