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365天日更挑战营第026天
今天一直在想是写《作别于今日》还是写《感染列岛》。
果然社会福利不应该是我读研究生时的首选方向。
果然看煽情片我很痛苦。对,是痛苦。
无法接受“这个世界是有残障者的”这个最最基本的事实,看到残障者或者是重病者,我想帮助他们却知道是徒劳无功,想靠近却又怕伤害,看到他们为了生活或者是仅仅为了生存而用尽力气,就会不停的想,为什么人要被社会或者说,被神,如此的选择。
尽管我很佩服挣扎求生他们。
于是今天写《感染列岛》
——————————————我是苹果的分界线—————————————————
如果要我说哪个国家最有危机意识,我一定会说是日本。
每年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灾难片问世,基本上各种灾害类型都被他们在大屏幕上演绎了一遍——按照中国的习惯,这是一种极其不吉利的做法。但是日本人实在是太有忧患意识了,类似的片子层出不穷且花样翻新与时俱进。
《感染列岛》,就是在甲流肆虐日本列岛之时,日本人拍出的另外一部灾难片。
和《日本沉没》之类的不同,这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可以说是半写实的作品。
主演妻夫木聪,女主宝冢美女檀丽。片子投入很小,是一部小成本的电影,和《日本沉没》动辄上亿的制作相比实在是很不起眼。但是在全球甲流爆发,爆发趋势日渐强烈的今天,这部片子能够吸引发行商的目光并不奇怪。
如果明天就会感染上致命的病毒,今天你会怎样?
如果你是医生,如果可以,你会不会离开已经成为战场的医院?
如果明天地球就要毁灭,今天你会做什么?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11年,妻夫木聪扮演的医生松冈所首诊的病人以极其惨烈的方式死亡,并引发了疾病的大流行。一所普通的医院变成了哀鸿遍野的地狱。松冈和大学时代的恋人荣子重逢。荣子的强硬做派引发了其他医生的不满,松冈却始终支持她,直到死亡将二人分开。
不对,爱情不是这部片子的主线,绝对不是。
很少在日剧或者日影里看到有关“国民性”的东西。好像他们对人说“努力”,“加油”,好像他们关心家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好像他们先人后己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好像他们因为一点点小事而自责,全部都是习以为常的,全部是自然而然的。
如果说这是他们全部的国民性,真是叫人不寒而栗。
一个国家可以那么团结,才是一个国家的最值得别人敬畏的地方。
医生与病人之间和谐的关系,护士长紧紧的拥抱遗属,以身殉职的医生,亲自分离病毒最终抓着病毒样本死去的老教授,自己双目流血还在诊治病人的医生助手……这些人和人之间的普通情感是中国人民无法想象的吧——到底是什么东西支撑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到底是什么可以让他们置生死与度外?到底是什么精神可以让他们可以为别人做到如此?到底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底线在哪里?到底,如何可以摧毁他们?——每次看到日本电影我都要反复的问我自己这个问题,反复的问自己,这个国家到底有什么是我们所没有的。
很意外,《感染列岛》,却让我对这种敬畏稍微少了一点。
也有生病不愿意去医院的国民,也有毫无意义的恐慌和绝望,谣言却无法止于智者,也有哄抢,也有冲破路障的逃命,也有可畏的流言,也有杀人的舆论,也有吃人和被人吃。
这才是真实的日本,这才是他们真实的国民性。
总觉得2小时下来,对日本这个国家的面纱又揭去了一层。
H1N1的时候,一个非常经典的政府公关案例就发生在中国和日本之间——处于流感爆发状态的日本,说中国隐藏了真实的患病人数,中国坚决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击——原本只是外交事件,却可以当做国民性来解读。
为什么曹操怕被人在熟睡的时候借盖被子的方式杀掉?因为他自己用这种方法杀过人——同理可证,日本此次流感爆发后的反应完全是一种心虚的表现——正如同他们在《感染列岛》中表现的那样,充满了怀疑和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充满了人性的黑暗面,充满了对社会的反感和反叛,充满了生与死,名誉尊严与苟且偷生的较量,充满了黑与白,正与邪。
《感染列岛》之所以感人,不是因为妻夫木聪现在那种愈发如花似玉的脸庞,不是因为松冈和荣子跨越年龄时间和生死的爱情,而是它切切实实的提供了一种模式,提供了一种猜测,提供了一种猜想——
如果我们的祖国也遇见了这样的一场灾难,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有了SARS的经验,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应对现在的包括甲流在内的所有传染病?
如果我们的国家,感染率高达97%,死亡人数2100万,如果我们的家人感染上了病毒,如果病毒没有疫苗,如果因为医院人手不够,只能在家等死,
我们应该怎么办?到底应该由谁对这一切负责?!
日本人很奇怪。他们的传染病类的灾难片,病症多数是埃博拉出血热。这是一种在日本这样的环境下绝对不会发生的疾病,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对这个病毒那么情有独钟。惨烈的死亡场景,为了某一个有生还希望的患者必须放弃另一个患者,1分钟会同时死亡好几个——一连串的情节终结在荣子和松冈在雨中的拥抱。
个人以为,这是全片拍的最好的一幕:紧紧相拥的二人,放声大哭的荣子,包围了二人的雨幕,却不是这场灾难的终结。
自认为我对医院的做法已经习惯,自认为我能理解所谓的选择性治疗,自认为我明白什么叫做“非绝对医疗”,但还是觉得惨烈。死亡可以把人们分开,却不能让生者遗忘,时间只会使得记忆更加清晰,死亡绝对不是灾难的终结,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幸存者会永远背负着死亡的记忆,继续生活下去,对幸存者来说,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开始。
灾难终了不了,当事人,幸存者会永远在灾难中生存。
永远不要认为灾难离我们很近,其实它就在我们周围对我们虎视眈眈;
永远不要认为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就可以躲避一切灾祸,其实我们的医院系统也很脆弱;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都是钢筋铁骨,我们都是很脆弱的人;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只是我们自己,我们也有父母家人……
——————————————我是生命的分界线—————————————————
还是那个问题。
如果第二天地球就要毁灭,今天你会做什么?
荣子说,她会种下一棵苹果树。
这句话,在她殉职后,拯救了崩溃的松冈。
这个镜头极有冲击力——白茫茫的荒原上,孤零零的立着一棵已经枯萎的苹果树——别无他物。
留下一棵苹果树吧。
那是人类智慧的象征。
留下了智慧,就是拯救了全人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