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击木长歌
宫崎骏说:“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它会让你走的更坦然些。”
昨天晚上。朋友突然发来微信说:我跟某人绝交了,不知道自己到底做的对不对,想问问你?
他说,他再也不想卑微地讨好一个人,与其耗着,不如把一切所明白后,一拍两散。
我知道他说的是谁,也知道讨好的样子到底有多卑微。
喜欢一个人最难过的,大概就是我把你当成宝贝,你去把当作可有可无。我时时刻刻把你放在心上,你却不想让我打扰你。
感情,最怕的事不对等,不对等,就意味着错位,意味着我们之间有条永远也填不满的沟壑。
用力讨好一个人的样子,真让人心疼啊!
part 1.
记得《奇葩大会》上,七岁成名的蒋方舟,关于“讨好型人格”的话题,在当时的社交网络一不小心就刷屏了一波。
在节目中她说,自己从小的生长环境比较特殊,因少年成名,喜欢的东西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导致整个中学时代,几乎交不到什么朋友。年少时的这种特殊经历,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长大后,她曾一度由于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而成了一个与人交往十分“谄媚”的人。
无论是在普通的人际交往中,还是在亲密关系中,她总是避免让自己的真实情绪表露出来,内心里害怕跟别人起冲突,害怕让别人不高兴。就算被别人侵犯了原则和底线,明明自己已经很不愉快,但还是不会表达出来。
依稀记得当初这段视频出来的时候,我也将这种共鸣感分享给过身边的人,而身边的人也给出了同样的反馈。
当时觉得,真实地活着,好像突然间就变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
我们之所以讨好,大概是不管曾经接受的教育,还是哪些长久以来积淀下来的历史传统,好像都在告诉我们,你不能以自己的感觉为中心而活,要换位思考,要体谅别人···
仔细回想了一下,身边的朋友,遭遇的情感、生活、生存等等问题,似乎都跟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有关。
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捕捉着身边的人的喜怒哀乐,甚至所有人的心情起伏,然后选择自动迎合对方,讨好对方,以求得到对方的认可,便觉“此生无憾”。
但同时,他们发现,自己越是讨好,内心越是焦虑,空虚感越是强烈。
说来说去,讨好型人格,是集体性社会人格被抛弃后的内在剧烈反应,所以我们才会时常感到孤独、空虚、寂寞,进而延伸出各种与此相关的“病态”表现。
part 2.
如果你看过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一定会对这种讨好的行为深有感触。太宰治在这篇自传式的小说中,生动地描绘了讨好型人格的心理:
“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讨好别人,那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
他靠着滑稽这条透明的线,维系着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为了避免这种被群体抛弃的恐惧,他可以付出一切,讨好一切,滑稽算什么,只要不被抛弃,就算带着各种面具,也在所不惜。
于是,他带着那句“生而为人,对不起”的遗言,自杀啦。
如果按图索骥,中国式的讨好人格背后,似乎跟很多观念,都有着若有若无的联系。譬如鸡汤、传销、成功学、短视频、丧文化、佛系、锦鲤,等等。
无数带着被抛弃创伤的人,拼命地挣扎着想抓住点什么,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这也是为什么——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在追寻的过程中,虽然笨拙,但终会为人所知,成就自我。而如果放弃追求自我价值,去营造别人描述的空中楼阁,被抛弃,真的一点都不值得同情。
生命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眼中的更好的自己。
part 3.
林语堂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还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候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于是,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就变成了舔狗;遇到了自己惹不起的人,就卑躬屈膝;不想被集体抛弃,就卖力讨好。
为了不被孤立,不被说成是内向,不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就让自己的内心受锤,打肿脸充胖子,做着这卖力不讨好,热脸贴冷屁股的事。
你总觉得是别人道德绑架,殊不知,是你自己绑架了自己。
我很喜欢《奇葩大会》里的曾经提到过的两句话:“愧疚才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被低估的美德。”
归根结底,世界上之所以有讨好型人格的存在,本质上还是太多人在童年时期,有过一段“被爱空白期”。只好在成年后,裹着一层薄薄的保护膜,人畜无害又脆弱无比地游荡在人际关系之间。
真正欣赏喜欢你的人,喜欢的是你的真实性格和身上的某种特质,而不是你扮演的讨喜的角色。
写在最后
身边有很多不懂得拒绝的讨好型人格,其中就包括我;也有很多不拒绝、不主动,从别人的身上,找存在感的人。
我只是想说,你就是你自己啊!保持高冷,不去听别人喋喋不休的评价,礼貌又不失教养地与人相处,学会拒绝他人,才是你真正应该做的事!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到了一定年龄。
必须扔掉四样东西:
没意义的酒局,不爱你的人。看不起你的亲戚,虚情假义的朋友;
必须拥有四样东西:
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里的善良。 融进血液的骨气,刻在生命里的坚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