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4日的反思
敬畏这是自己执行改变计划的第二周,1月我的改变目标是“戒烟”。
这是家人最渴望我做到的改变,几乎每次看我叼着香烟老妈都会苦口婆心的劝说。老婆也会常常发些关于吸烟危害的文章到我的微信,每次看的当时也会觉得非常的害怕。但最终都没法抵御自己的烟瘾诱惑,在“最后一支烟”的自我欺骗中放弃。
这次在007的写作群里,我将准备戒烟的计划当做作业发到群里。我们122班1组可爱的战友们,对我也是鼓励备至,甚至将上次的最佳文章放到我的头上,以鼓励我完成“戒烟”。
在写下这些带着愧疚的文字时,我必须承认:到目前为止,我的戒烟计划仍然没有成功。
“戒烟”真的好难!
是个人在利用薄弱的意志力和身体形成的尼古丁依赖做斗争。
一、这周的问题出在哪里?
1.是自己不想戒掉吗?
我几乎每天都会想那些烟草对自己健康的危害,想着每天流逝从不曾有点点停留的时光带来的焦虑,想着将要面对死亡的恐惧感。我期待恐惧可以战胜烟瘾!
我刚刚告诉自己,烟草是会让这些加速发生的凶手,但面对朋友递上的香烟(我没买了),总是用“最后一支”来欺骗自己,直到我都不再相信自己。
完美主义这时候还会跑出来,告诉我反正都吸了一支了,再等几天戒吧!于是掏出钱,给自己又买上一包烟。
反思:①对于死亡的恐惧真的不够强烈,自己的心底深处总有侥幸的心态,知道不会因为这最后一支烟产生不可挽回的病症。烟瘾战胜了一切,尼古丁无数次诱惑了自己。
②“健康第一”的理念还太过脆弱,即时的满足和长远的健康比起来,我总是选择先满足自己。需要不断地用运动的行为来强化“健康第一”的意识,哪怕现在它还不够强大,但不能放弃这个理念。
2.是自己吸烟烧掉的钱,不够让自己心疼吗?
我试着买更贵的烟草,期待会因为心疼钱而“戒烟”。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淘宝上为节省几块钱而不断比价的我,居然对香烟的花费显得那么宽容,点燃更贵的香烟时尽然没有一点心疼,只有将香烟吸入肺里的满足。
二、接下来的一周怎么办?
1.即使失败再多次,我必须坚持再次开始“戒烟”。
还记得周岭老师说的吗?一开始做不好是正常的,是常态、常态啊!在此时,我真是深刻理解了,老师为什么会这样的强调:因为只有面对困难不放弃,就总会有做到的一天。
如果就此放弃,则将会永远无法“戒烟”!就是因为“戒烟”那么困难,一旦做到,你会有巨大的成长感。(困难就是台阶)
更不要为一次的错误放弃努力,做不到拒绝朋友发的烟,先做到不买烟也是好的开始。(不完美才美)
2.要知道我形成烟瘾几乎用了二十多年,还不断的用吸烟动作来强化这条神经元的通道,你可以想象它会有多么牢固,说烟瘾已是生理本能都不为过。
绝对不能放弃强化“健康第一”的意识,用实实在在的健康生活习惯(运动、早睡早起)来强化它,直到可以建立足够强度的神经元连接和烟瘾抗衡。(健康第一)
3.最终极的理由还是对死亡的恐惧,和真诚的敬畏时间。
“戒烟”就是对敬畏时间最好的行动表现!
从“戒烟”这个改变难以实现,凸显自己对于敬畏时间更多的是停留在嘴上,而不是发至心底。
如何做到让“敬畏时间”融入骨髓,是下周要思考的主题。
三、总结
从“戒烟”的践行过程,我发现人的任何“改变”都不是孤立的,背后都有一系列的“知道”来支撑。
比如戒烟这个事情,并不只是不抽烟这一个改变。还需要①敬畏时间②健康第一③不完美才美④困难就是台阶等四个“知道”来支撑。
同时也通过“戒烟”的这个动作来强化关于这几个“知道”的神经元联系,直至形成被髓鞘质包裹的稳定连接。进而变成你自然的习惯!
以上过程我在很多书上看到过。
李笑来老师称呼其为:大脑的操作系统,并通过不断地理清关键性的概念来升级。
成甲老师称呼其为:大脑的思维模型,通过不断地学习、练习这些思维模型,来升级个人认知。
我的叫法比较俗:人的三观,说的都是人对世界、人生、价值的看法,并据此做出个人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