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4867/e1166037b0a06382.png)
要论写作经验,我顶多算个新手,毕竟也才写了两年多,跟那些大师比起来,是远远不够的。但即便是这短短的两年时间内,我在写作上也遇到了各种问题,最近半年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
这种感觉很不好,每当我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或多或少地,总会出现一种“写得真烂”的感觉。这种感觉最近半年写文章时,时常出现,特别是写着写着突然没思路的时候,这种感觉更强烈,甚至觉得这篇烂透了,估计都不适合发出来。
但有趣的是,当我把写好的文章搁置一段时间,再去修改的时候,发现竟然写得还行,最起码逻辑通顺,没有太大的毛病。
这种写作时觉得不行,再回头看时觉得还不错的矛盾感,困扰了我大半年了。可以说最近半年,我写文章时,一直都处在这样的一种矛盾中,不知道你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感觉。
于是我就请教了下AI,把自己的情况输入进去后,它竟然告诉我很多知名作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瞬间心理平衡了不少。
结合AI给出的建议加上我的反思,我发现每次写作时觉得写得不好的时候,往往是没太多思路,甚至是临写的时候还没想好写什么。这就直接暗示了大脑,今天这篇文章属于没准备好的,然后潜意识就开始自我批评。
特别是写着写着卡壳的时候,那股评判的心理就更强烈了,或者说是你心中那股想把文章写好的冲动,此刻与你的行为发生了冲突。它觉得一篇好文章,不应该卡壳,不应该没思路,这种声音越强烈,越能影响到你。
记得有几次,我就因这种感觉,写到一半直接停了下来。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另一个原因是:你的审美提高了,但文笔未能跟上你的审美。
经常写作,那或多或少会有阅读的习惯,由于长期阅读,你的审美就会比文笔提高得快。特别是,我最近半年还经常阅读名家名篇,这就导致审美和文笔脱节得更快。
这种落差感,导致我在写作的时候,不断地自我评判。但这也是潜意识里,希望把文章写得更好的一种表现,不应该把它完全看成是一种阻碍。
至于写完后再读,又发现写得还可以,这是因为视角的转换。
在创造的时候,你是以创造者的角度审视文章,要求自然就高了。而当你以读者的视角看文章的时候,此时又恢复了客观的角度,这时又会觉得写得还行。
那么如何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呢,我觉得一个是不要在写作的过程中修改,哪怕是一个明显的错别字,也不要。因为这样会打断你的思路,思路一旦被打断,内心的评判就开始占据上风,修改得越多,感觉就越强烈。
其次,写之前先列好提纲,如果不想列,可以先列出几个关键词和要用到的案例。这样你在写的时候,就不容易中断,那样也就无瑕顾及内心的批判。
另外,在阅读好文章的时候,不要光羡慕,把“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换成“我早晚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只要你这样不断地暗示自己,就能一边激励自己,一边克服写作中的自我评判。
当然,这种矛盾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克服的,毕竟写作是一件能让人不断成长的事。或许随着你的成长,你又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但这也是写作的乐趣。每当你解决一个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你的写作水平就能往上提高一个层次。
最后,祝你能写出好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