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中思维中,我们习惯逃避、转移、压抑、发泄来表达情绪
其实,我们和情绪是朋友、体验者、成长者、终生学习者,他是信使,愤怒是我们未被满足的需要。
原有的思考模式:对方有错,对方做了不应该的事情(应该思维)。面对同一件事情,自己做的就是事出有因,别人做的就是人品不好。
任何未必满足的需要产生的感受。像信使,像警示灯,提醒我们内在未被满足的需要。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特定的思考方式,我们可能认为别人的行为是错的,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或者我们会回击。或者是应该思维,对方做了他们没该做的事,或者说没做他们该做的事。我们把注意力关注堆放身上,认为对方造成了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我们会产生攻击行为。
还有一点,当面对同一个事情,如果是自己做的,我们是不是会归因,都是因为外界元素的影响。而如果是别人做的,我们可能会归结于对方身上,可能是对方的原因造成的事情。
我们要把情绪看成礼物,与他和平相处。我们可以把他看作是一个来访的朋友,把他请进门,喝杯茶,和他好好的待一会儿,送走他。
芸莉2020.2.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