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师,永远的回忆(6)

中师,永远的回忆(6)

作者: 教语文的袁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4-07-17 17:48 被阅读0次

初次离开家乡,老乡就成了最亲近的人。同学之间最初的友谊也是从老乡搭帮吃饭开始的。一旦搭上帮,就像签了契约,中途没见着有散伙的,一直持续到毕业。其中缘故,可能是出门在外,相互陪伴,习惯了依赖,也习惯了包容。哪怕后来彼此都结识了新的朋友,老乡情也永不会断开的。

同学之间的情感纽带,除了老乡关系,同桌、邻桌、邻铺、上下铺,或者一本书、一首歌、一个心事,都可能拉近彼此的距离。犹记得,太阳将落未落时,两个女孩并排坐在校园西边护城河的堤岸上,身下是稀疏的青草,身后是新栽的树林,隔着树林可以看到同学们打球的情景。少年慕艾的年龄,两个女孩子交换着秘密,偷偷地喜欢,偷偷地欢喜。

在我们的同学中,来自梁北的学生似乎更多些,梁北又距离县城最近。有时,过周末,我们一群人,骑着自行车,后座上再驮一个,浩浩荡荡,就奔向了同学郭伟玲的家中。伟玲性格热情、豪放,她的父母也最是和善、开明。他们包容我们的无礼、冒昧,每次我们去,他们都会去镇上买肉买菜,热情地款待我们。毕业后,同学们分散各地,伟玲同学经过努力,考上研究生,留在了西安,比我们每个人都走得更高更远,我们的联系也渐渐地少了。但是,我的心里还会时时想起那待我们如孩子,给予我们温暖的老人。

我曾经读过梁晓声的《年轮》,在很长时间内,我都被主人公们的故事感动着,为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爱情,为他们不屈服于命运的努力、坚韧。有时,我想:为什么没有人像梁晓声写知青那样,写一写一代中师生呢?

一如《年轮》中的吴振庆、王小嵩、韩德宝、徐克、张萌、郝梅,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变化。我们当中,有经商的,有从政的,但更多的人留在了乡村,成为学校的中流砥柱,在乡村教育中耕耘着,收获着。我们教过的学生跨越了父子两代,我们曾经的学生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有的成为了我们的同行。

就在今年三月份,我的一位同事,也是我中师时的同班同学,光荣退休了。在那一刻,我有些肃然,也有一些伤感,属于我们的时代就这样落幕了?可是,分明的,记忆中的我们还是那样年轻;分明的,我们的心中还保留着当初对未来光华灿烂的憧憬。

相关文章

  • 永远的中师101班(6)

    那个曾经写诗的少年 等着洗车,偶遇学生明,那时,他从朋友家出来,见我站在洗车店门前,他便走过来,一直陪我闲聊直到车...

  • 永远的中师101班(13)

    飞扬的青春 青春像一首歌,旋律优美;青春像一幅画,五彩斑斓;青春像一支舞,舞动美好。中师三年,我见证了你们的成长,...

  • 永远的中师101班(11)

    那些活动,你还记得吗?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关于中师三年,哪些是你还不曾忘...

  • 永远的中师101班(1)

    缘起 中师生,曾是一代人的梦想,也是一代人的芳华。 我作为最后一届毕业包分配的中师生的班主任,参与了他们的青春,见...

  • 永远的中师101班(12)

    女生篮球赛 如果与101班同学一起忆旧,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肯定是女生的篮球赛。 大家回忆起来,一定都会会心一笑,...

  • 永远的中师101班(7)

    再叙《黑骏马》 101班的《黑骏马》班刊,记得我一直珍藏着,可这次写到它,想去找来拍几张照片时,却翻箱倒柜也找不到...

  • 永远的中师101班(10)

    我们的语文课 中师三年开设的课程很丰富,语、数、政、史、地、教育、心理、音、体、美、书法、各科教材教法、普通话等等...

  • 永远的中师101班(15)

    天涯 挥别的种种挥不去的种种 毁不了被淹没一往情深 忍已无可忍恨不得别人害人的迷人的痴情人 也挣扎也牵挂也不是办法...

  • 永远的中师101班(9)

    那年春游 孔子问志,弟子曾皙这样回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

  • 永远的中师101班(14)

    缘起缘落 101班原本是46个学生,开学一个月左右6号同学因生病休学,复学后降到下一个届,所以101班后来就只有4...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师,永远的回忆(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xh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