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半听不听的声音
曾看到一文,说是拥有这几个青年人的特质,便能成为“长青树”:年轻、热情、好奇心、乐观主义、自信心、勤奋、创造力、爱冒险、有抱负。
对比下自己,你都具备吗?一半一半吧~
五四青年节刚过,你是即将步入“青年”阶段,还是正处在这一阶段,还是大家说的26-30周岁间的“大龄青年”呢?
似乎我们对年龄的认知变得淡化了,只要拥有朝气蓬勃的气息、拥有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拥有改变自己的勇气,我们便能在超越容颜、在内心中“永葆青春”。
不可否认的是,大家的生活节奏时快时慢、时好时坏,有时我们焦躁地想要追赶上某个目标,有时却又不得不告诉自己慢下来,别太拼命。
图片来自摄图网父母操心的永远只有两样:工作、对象
哈哈哈,戳到痛点了。这两个方向我们都会经历,或正在经历着,围绕其展开的话题真的太多太多了,就像是我们人生的两个必经点,选对了一路通畅,选错了退出重来。
01
对职业规划、对人生的选项
我们永远都处在后知后觉的状态
毕业后的我们都是一张白纸,理论学习的内容用到工作中的可能少之又少,如何更快更好地转化为实践才是重中之重。毕业后初入职场,1-3年更多的是学习和积累的过程,我的领导跟我说,这个阶段你没有任何资格和老板谈条件,你还嫩着呢。
这个时候如何有人问你,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你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What?好迷茫啊~我们似乎总在追赶着一些人的脚步,追着追着,便失了方向,感觉一切都是“别人家的”,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成为他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也许有人跟你说,毕业后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但其实不然,至少在我自己看来。
回想下自己的中考、高考、甚至大学考研还是专升本,当你处在那个阶段时,你真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选项吗?大多数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般走过,相信你也不例外。当下的我们、那年的我们、那时的我们,还有太多不确定,更多地听从家长的、老师的、大多数同学或朋友的安排、建议,因为我们总会后知后觉。
当你踏出那个阶段后,你才恍然发现,如果你当初……如果你当时……如果你那年……一切都成了如果,因为那时的我们还少不更事,外加后知后觉。
所以,真的是“活在当下”,哪怕自己走得路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既定计划,不是自己设定的方向,不是自己曾经期许的模样,我们都要一步一步走下去,脚踏实地静等下一个机遇或挑战。
每个人走的路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没有人可以复制成功人士的道路一样,其他人也无法复制我们走过的路,即便是有相似的经历,我们的人生感受、我们的选项,未来等待我们去探索的方向,都是未知的,却也是只有自己才能想清楚明白的。
有时很怕自己讲的是“毒鸡汤”,哪怕是自己对工作、现实生活的一丁点反思,都希望可以益人益己,仅此而已。
若是再谈到工作收入上,真的都是“硬伤”。
02
对未来的陪伴者
我们总是希望之后又失望
当自己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趋于看似稳定的状态后,可能父母便会把重心放到你的择偶方向上。
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父母急迫地想要把我们的对象、婚事都定下来,一手包办也在所不惜。根据调查,越是处于一线、二线城市的“剩男剩女”所占的比例越大,若要追溯一些原因,无非是这几点:个人性格、宅男宅女、经济原因、心有牵绊、学业理想优先、对爱情的期望和慎重程度、其他原因等等。
但依然有很多剩男剩女,毅然决然走向了单身行列的队伍。闪婚闪离的也不在少数。总是对未来的另一半有些童话般的期许,对爱情有些幻想,可现实是,打脸了!希望后又失望,不如一个人的生活更自在。
不可否认的是,大家的朋友圈子在逐渐缩小,从一些人的微信朋友圈中可见端倪,由公开到仅显示一个月动态、再到仅显示3天动态,到最后,就连近3天的动态都没了。
家里介绍的对象谈了一个又一个,可是,聊到最后都成了朋友或陌路人,还是没能遇上一个真心的、可以托付终身的人,顺其自然度日。
废话说了好多,都是所想所感。
总觉得,从今天开始,自己该坚持些什么?或对或错。
总觉得,从今天开始,自己不能再透支些什么?或对或错。
总觉得,从今天开始,自己不能再浪费些什么?或对或错。
好像一下子成为自己想要改变的人,可现实是,还得一步一步来。
文 | 半听不听的声音,作者:小海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