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第3天) 5:20--18:00 成都--雅江 437公里
途经:雅安 二郎山隧道 泸定 康定 新都桥
早起驶过“川西咽喉”雅安,进入川藏318线,穿过二郎山隧道,短暂停留,回想当年曾经唱响全中国的《歌唱二郎山》,那是一首歌唱修筑入藏公路官兵的战歌。
"二呀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唱出了人们对二郎山的敬畏,也唱出了跨过天堑通往山外世界的渴望。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解放军第十八军的官兵们用了4年时间,穿着单薄的棉衣,身上捆绑着绳子吊在半山腰,一个人扶着錾子,一个人挥着铁锤,除了这些简单的工具外,再没有任何机械设备,修通了一个个隧道,修通了长达2000公里的川藏公路,同时也付出了4963名战士牺牲的代价。50多年过去了,川藏路不断改建修缮,从砂石路改建为柏油路,千千万万的车与人在这条路上通过,成百上千吨的货物从这条路上源源不断地运进藏区。
所以,当我们行驶在这条路上,不由自主的同样也会产生敬畏之情。美好的一切,都要付出先前的努力。
川藏线上每个地方都有一个故事。它是一个画廊,美轮美奂;它是一首歌,悠远流长。
离开二郎山隧道到达泸定,1935年我国工农红军曾在此“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从而使该地得以出名。
泸定桥离开一座桥,进入一个城,一座跑马山,名扬五洲四海,一首小情歌,醉了天下人,这里就是康定,听说入夜后那一弯康定的月亮会让你的梦迷失方向。
康定怎敢停留,马不停蹄的来到“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已经是第三次经过新都桥了,深秋时节,这里是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因为时间有限,只能带着遗憾继续前行。
新都桥山路十八弯9月26日(第4天) 5:50--18:00 雅江--芒康 398公里
途径:卡子拉山 尼玛贡神山 理塘 毛垭草原 姐妹湖 巴塘 宗拉山
天还未亮,赶在太阳出升前我们已经行驶在路上,绕着盘山路,开始只能靠车灯点燃前方,渐渐的到达了山顶,回望山下已然过了十八弯。
现在海拔4668米,位于尼玛贡神山上,天空纯净的蓝,已经高反的我也忍不住下车想离这天更近一点。
尼玛贡神山 理塘天空中洁白的仙鹤啊,请将你的双翅借我;
我不往远处去飞,转到理塘就回。
来到理塘,不得不提到仓央嘉措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届达赖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在他短短一生中,留下了不少著作,除了有关宗教、经文的外,当以《仓央嘉措情歌》最为有名。《仓央嘉措情歌》在西藏民间流传很广,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些诗歌,独树一帜,优美流畅,极富艺术魅力。
一个修行的僧人,念佛的喇嘛,藏传佛教至尊无上的达赖喇嘛,为何写下凄美无助、哀怨缠绵的情诗呢?这位西藏六世达赖喇嘛的一生究竟有什么经历?
让我们翻开尘埃落定的历史,走近这位神秘的达赖喇嘛······
1683年(藏历水猪年)正月十六日,仓央嘉措诞生在藏南门隅一个普通农家。据传,当他降临时,天上七日同升,黄柱照耀,一派祥瑞。此天象,在12世纪藏传秘典《神鬼遗教》中预言为“莲花生转世”。然而,谁也不曾料想,这个“莲花生转世”,日后成为藏传佛教六世达赖的男婴,莫测的厄运伴会随他的一生。
仓央嘉措生活的时代,正值西藏政治、宗教斗争风云变幻的多事之秋。五世达赖在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的支持下取得宗教、政治上的优势,得到清王朝册封。五世达赖坐化时,他培养的亲信弟子桑结嘉措担任第巴(藏王)。第巴·桑结嘉措为了继续利用五世达赖的权威掌管格鲁教派事务,独揽西藏政治权力,乃“伪言达赖入定,居高阁不见人,凡事传达赖之命以行”,对五世达赖的圆寂密不发丧,隐瞒十五年之久。
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皇帝在蒙古亲征准噶尔叛乱时,从俘虏的口中才得知五世达赖早已去世,即降旨问罪桑结嘉措。桑结嘉措不得不将五世达赖去世的实情禀告朝廷,并寻找转世灵童。
公元1697年(藏历火兔年)十月二十五日,年近15岁的仓央嘉措迎至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与通常情况下,转世灵童在五、六岁就已坐床成为活佛,接受教育的情况不同,仓央嘉措以15岁的“高龄”,才开始作为一位法王的学习和生活。
14岁以前的仓央嘉措,生活在一个民风淳厚,靠山傍水的村庄,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与达赖所属的格鲁派(黄教)教派严禁僧侣接近女性、结婚成家不同,红教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过普通世俗生活。
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仓央嘉措在民间已经形成了自由而空灵的个性,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从小天资聪慧,言行异人,8岁习字,11岁作诗,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神童。
坐床布达拉宫之前,在家乡山南门隅,仓央嘉措的生活中已有一位青梅竹马的意中人,叫名叫桑洁卓玛。卓玛,自小随父母从康区理塘,迁居山南门隅。这位来自理塘的姑娘,能歌善舞,聪明美丽,纯洁善良。她与仓央嘉措俩小无猜,终日相守,恩爱至深。耕作放牧之余,仓央嘉措向她呤诵山南民间诗谣,卓玛则用百灵般的歌喉,唱起她的故乡——康区美丽的理塘草原牧歌。在藏南美丽的山村,他俩相依相伴,象一对自由的鸟儿,相爱地生活,每个日子都那样幸福。
一天,一行威武严肃的差人来到村里,仓央嘉措还没有来得及和卓玛告别,就被迎接五世达赖转世灵童的人群带走。远远的道路上,无论卓玛奔跑、呼喊,看见的都只是仓央嘉措渐行渐远的小小背影,直到漫天的风尘将那行人群遮盖的无影无踪。。。。。。
从此,一个在遥遥山南,一个在深深禁宫。天涯相隔,难舍深情。
仓央嘉措,突然间远离美丽的家乡,远离亲爱的人,骤然端坐黄教领袖高位,面对幽幽酥油灯,沉沉的佛经书,面对身边年老高僧极其严格的教规要求。这个名义上的西藏最高统治者,内心是忧郁苦闷的。
高墙深宫中的仓央嘉措,常常怀念民间平凡而多彩的普通人生活,他深情思恋心中那位来自理塘草原的美丽情人。他在诗中回忆道:我与姑娘相会,山南门隅村里,鹦鹉知晓千情,千万不要泄密。
冬去春来,光阴如梭。转眼间,仓央嘉措已在布达拉宫渡过六年读经修行的日子。六世达赖,在内心深处依然向往家乡明媚的阳光,依然怀恋他美丽的卓玛。思念,在仓央嘉措和桑洁卓玛的心中,如同盘根措节的长青藤蔓,伴随了他们整整六年。
1703年,藏历水羊年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红山上积雪还没完全消融,早春的风就染绿了布达拉宫下的唐柳。按照西藏地方传统,每逢羊年,三大湖之一的纳木湖,要敞开圣门迎接众神前来汇集。届时,僧俗各界,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前往纳木湖朝圣转经。人们或徒步,或骑马,赶着牛羊,转湖朝圣,祈盼祛邪消灾,人畜兴旺。
1703年的羊年,纳木湖朝圣活动格外盛大,因为,在纳木湖畔,由红教大活佛尼玛扎主持修建的恰如寺将举行落成典礼。五世达赖圆寂后,藏王第巴·桑杰嘉措不甘受制于人,有意与红教联合,以打击外来势力。红教恰如寺落成典礼,是桑杰嘉措与红教接触的机会。于是,藏王桑杰嘉措授意仓央嘉措,前往纳木湖参加恰如寺落成典礼。
羊年七月,仓央嘉措及其随行,越过念青唐古拉山,来到纳木湖畔。久居深宫的他,极目远眺望不到边的纳木湖,宽阔辽远的湖面闪着幽蓝的光。涛声中,层层波浪翻雪卷玉,惊涛拍岸。夏季的纳木湖畔,是一个风光如画的天然牧场,雪白的羊群如同片片飘动的云彩,远处的牧羊姑娘好似行走在云间的仙女。
伴随纳木湖阵阵涛声,年轻的达赖讲经宏法,赐名恰如寺“吾坚佛寺”。
转眼,临近中秋。在即将返回拉萨前一个晴朗的秋夜,仓央嘉措微服便装,走出恰如寺,独自漫步纳木湖畔。金黄的园月,从湖边东山顶缓缓升起。月下,湖波耀金,水光接天。借着银白的月光,仓央嘉措踏着细软的岸沙前行。静谧中,湖畔远方处隐约传来轻轻铜玲声。渐渐,一小队驮帮迎面而来。驮队中,一个身骑白牦牛,头戴银饰盘的年轻女子,格外引人注目。当第一眼看见这女子头前的纯银饰盘时,仓央嘉措就认定:眼前这姑娘来自他恋人的故乡——康区理塘。因为,从小青梅竹马,一块长大的卓玛,常常爱唱一首康巴民谣,仓央嘉措清楚地记得其中有这样两句词:“我虽不是康定人,康定装饰我知道,康定装饰要我说:红丝发辫头上抛;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说:大小银盘头上套”。
就在仓央嘉措即将和这位戴银首饰,骑白牦牛的女子擦肩而过时,女子不经意间扭头轻拉飘逸的水袖时,月辉下,两人四目相对:
“卓玛!”,
“嘉措!”
呵,苍天有眼。仓央嘉措和桑洁卓玛,这对彼此相亲相爱的恋人,意外而幸福地相会在纳木湖畔美丽的夜晚。此时,纳木湖东山顶上银白的月亮正清辉四泻,那样园满······
仓央嘉措和卓玛这对恋人,在纳木湖意外相逢。惊喜中,彼此诉说了分别六年来的生活遭遇。仓央嘉措离开家乡的第二年,山南地区爆发了一场瘟疫。当地喇嘛认定,卓玛一家是外来的妖魔。于是,全家四处逃散。卓玛逃至拉萨,投靠远房亲戚。隐姓埋名,协助亲戚经营八角街的黄屋茶庄。后来,卓玛经多方打听,家里人都已逃往康区理塘。卓玛这次来纳木湖朝圣转经,在即将返回拉萨时,与意外仓央嘉措相逢。
呵,美丽多情的纳木湖作证,两个相爱的恋人,紧紧相依,隅隅低语,诉说——别后的情思,分离的哀伤,深宫内院的束缚,生活的凄风苦雨。。。。。。直到湖面东方渐渐展现出白光。
带着相逢的欣喜,这对恋人依依不舍地告别,先后离开纳木湖,双双回到拉萨。从此,在仓央嘉措和卓玛眼里的拉萨城,天变得那样的蓝,树变得那样的绿,风变得那样的柔。布达拉宫的高墙,难阻相爱的心。每当夜幕低垂,月上东山,仓央嘉措就微服变装,走出沉沉布达拉宫,迎着晚风的轻吻,来到八角街的深处。。。。。。
达赖所属的格鲁派藏传佛教严禁僧徒结婚成家、接近妇女。作为格鲁派的最高领袖,达赖自然必须遵守这些教规。这些清规戒律与仓央嘉措崇尚自由、渴望爱情的心是何等地不相容啊,他在一首诗中反映了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彷徨:“我观修行喇嘛的脸,不能在心中显现;没观情人的容颜,却在心中明朗地映见。我到喇嘛跟前,请求把心路指点。无奈心儿难收,跑到情人那边”。
森严的环境中,他同卓玛的交往是十分困难的。他在诗中写道:“聪明的看门狗儿,莫要说我行踪,别说我薄暮出外,别说我黎明才归”“入夜去会情人,破晓大雪纷飞。足迹印到雪上,哪有秘密可保”。森森的布达拉宫,始终是仓央嘉措和卓玛这对恋人心中的阴影。严酷现实中,仓央嘉措对他和卓玛爱情的悲剧性结局,似乎有所预感:“凛凛草上霜,飕飕寒风起。鲜花与蜜蜂,怎能不分离?”
1704年(藏历木猴年)冬季,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睡梦中的仓央嘉措。来人是他手下的小喇嘛,告诉仓央嘉措:布达拉宫护法的铁棒喇嘛早就注意到他和卓玛的往来。昨晚,铁棒喇嘛顺着仓央嘉措从卓玛处归来的脚印,追踪到八角街,卓玛被抓,生死未卜。听到这里,仓央嘉措急忙推门而出,迎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向八角街奔去。
当仓央嘉措赶到卓玛住处时,只见房门洞开,空无一人。地上,血迹斑斑。守门的老阿妈含泪告诉他,卓玛被铁棒喇嘛活活打死,遗体已运往理塘。听到这里,仓央嘉措顿时口吐鲜血,昏倒在冰冷的雪地上。
卓玛的死,在仓央嘉措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理塘,这个仓央嘉措从未涉足的地方,成了他心灵深处最伤感的地名。
1705年(藏历木鸡年),蒙古和硕特部的拉藏汗,与藏王第巴·桑结嘉措间爆发了战争,藏军惨败。第巴·桑结嘉措被处死。事变发生后,拉藏汗向康熙帝报告第巴·桑杰嘉措“谋反”事件,并奏称:由桑杰嘉措所拥立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请予“废立”。康熙决定废黜六世达赖,并将仓央嘉措经青海解送北京。
藏历火狗年(1706年),又一个飘着大雪的冬日,仓央嘉措身着绛红袈裟,清秀、颀长的身影,最后一次出现在布达拉宫的大门口。他默默回首凝望:苍凉的布达拉宫,似乎要被寂寂的雪片掩埋。呵,那是他生活了九年的地方,那是吞食他青春和梦想的地方。百感交集中,仓央嘉措踏上了“解送”北京的漫漫长途……
离开拉萨城,大雪初停。仓央嘉措一行向青海方向而去。穿过广阔的羊八井,沿着念青唐古拉山雪水流淌的涓涓溪流,仓央嘉措又来到他与卓玛重逢的纳木湖畔。这时,湖畔东山顶上,正升起苍白的月亮。仓央嘉措的眼前又浮现出卓玛温柔的面容。冷月依旧,物是人非。泪花,迷蒙了仓央嘉措的双眼。
月下,念青唐古拉雪峰象一根孤独玉柱。纳木湖面,升起一团团迷茫的白雾,仿佛诉说着一个冬天的童话。
这时,执行押解蒙兵,向仓央嘉措递上一个斟满酒的木碗。善良的仓央嘉措浑然不知,在这个童话般的地方,一个肮脏、毒辣阴谋正向他袭来:为了消除黄教影响,拉藏汗决定置六世达赖于死地。
二十三岁的仓央嘉措饮下毒酒后,倒在纳木湖岸,七窍流血。一双不瞑的眼睛,望着纯洁的纳木措水,那样深情、迷茫。呵,东山顶上的明月可曾知晓,在荡漾过他青春情感湖面上,最后浮显在仓央嘉措眼前的是什么?
仓央嘉措死后,作为政治斗争的胜利者,蒙古和硕特部拉藏汗,于1707年另立了一位第六世达赖喇嘛。但是,西藏各阶层僧俗群众,对拉藏汗擅自决定达赖喇嘛废立的做法坚决反对,他们坚持仓央嘉措是真正的六世达赖,并寻找他的转世灵童。由于仓央嘉措临死时,是被押解废黜的带罪之人,不可能预示自己的转世灵童。人们在这位六世达赖遗物中,发现了他生前写下的最后一首诗:
洁白的仙鹤啊,
请把双翅借给我.
不飞遥远的地方,
只到理塘就回。
这是一首情歌。西藏三大寺的僧人们从这首绝笔诗里得到了启示:既然是“只到理塘就回”,于是,就到康巴地区理塘寻找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结果,找到了一个名叫格桑嘉措的儿童,并认定为六世达赖的转世灵童,这就是藏传佛教七世达赖。(以上故事摘自网络)
八千里路云和月(四)川藏线上每一步都有一个说不完的故事告别理塘,我们奔驰在毛垭草原旁的公路上,这草原上的光影,让你是否想起WINDOWS桌面上屏保图片。
姐妹湖过了草原又进入山间,姊妹湖就在318公路的旁边,两个湖泊连在一起,如同姊妹一样紧紧相连,安静地躺在海子山脚下,像是睡着的两位仙女。湖水碧绿,湖面如镜,海子山倒影在湖泊里面,甚是美丽,远远望去,两个湖泊被湛蓝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映射得闪闪发光,犹如天堂掉下的两颗绿宝石。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