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晨读第142天
第十章 致良知 人人皆是圣人
第十一章 最爱是讲学 栽培灌溉之功
就华夏三千年文明史来看,王明称作“两个半完人之一,前有孔子,后有阿明,半个算曾国藩;就五百年文明史来看,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就明代当时的历史来看,王阳明也堪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士大夫精神的楷模。这么多耀眼的名头背后,王阳明自己最喜欢的称号是先生。他内心最喜欢的其实是讲学。
不论人生多么流离失所,不如命运多么艰难困厄,王阳明一直热爱的讲学其实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他有一句名言,说:“夫志,犹木之根也”。人生的志向很重要,他说心学首先要立志;但“讲学者,犹栽培灌溉之也”。
讲学特别塑造人。关键是要做一个好老师,想要讲好,首先要有强大的理性思维,你要把你想讲的东西归纳、总结、系统化,理性化,这非常这需要非常强的理性思维能力?把理性思维总结之后要去讲给人听,要让人能听得懂,听得进,愿意听,还必须有感性的传播方式。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感性思维能力。
讲学不只影响和培养别人,也是自我成长的关键,讲学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模式!学习要输入和输出相结合,要内化的快,就得通过讲来实现!
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一段时间连续讲课,虽然忙的不可开交,但收获很大,知识逐步内化,指导自己的生活!像现在基本不讲课,也就不整理学到的、听到的,总觉得学再多,这些都不是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