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山
姚雪垠是著名作家,长篇巨著《李自成》的作者。《李自成》从1957年动笔起,历时30——40年,约300多万字,分为5卷。从20世纪60年代初出版第一卷时,就影响较大,第一卷日文版曾获日本文部省、外务省颁发的文化奖。第2卷于1982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姚雪垠,河南邓县人,1910年10月出生,1999年4月病逝。他的创作生涯是从抗战时期开始的,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得到茅盾、郭沫若等的全力推荐,蜚声文坛。姚雪垠创作研究涉猎甚广,我本人看到的资料说,从四十年代起,姚雪垠就开始了对明史的研究。建国后的1957年,姚雪垠被打成右派,但他苦心孤诣,在艰苦条件下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1963年《李自成》第一卷出版以后,姚雪垠即通过邮局从武汉给毛泽东主席寄去了样书。毛主席对这部历史小说评价非常高,读书时竟不忍放下。
在“文革”动荡岁月中,姚雪垠的创作受到毛泽东的保护,但第二卷初稿修订完成后,出版又遇到困难。1975年10月,在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江晓天的建议下,姚雪垠给毛主席写了一封长信,汇报了自己的写作工作。此信经人转给毛主席,毛主席在正患眼疾,几乎失明的情况下,批示出版。并同意姚雪垠继续创作李自成的三到五卷。记得当年我读小学高年级时,家里买了一套1976年出版的《李自成》第二卷上中下三册,那个年代无书可读,这个书我是读来读去的,小孩子哪里会想到是这本书的创作出版竟有这么多的曲折与传奇。
有意味的是,早在1956年,姚雪垠的一篇几千字散文就引起毛泽东主席的注意,并给以赞赏和评论,这样的殊荣和幸运,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几乎绝无仅有。此文就是姚雪垠写在无锡的散文《惠泉吃茶记》。
有资料记:1957年春季的一天上午,毛泽东听取有关人士对文艺情况的汇报。他听完周扬和茅盾的发言后,突然问道:“前不久,一位名为姚雪垠的作者在《新观察》上发表了一篇散文,题目叫《惠泉吃茶记》,你们看过没有?”周扬、茅盾都说没有注意到。毛泽东于是说:“我建议你们去找来看看。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很讲究艺术技巧。作者姚雪垠,何许人也?”周扬、茅盾向毛泽东介绍了姚雪垠的有关情况后,毛泽东接着评价道:“看来,姚雪垠很会写文章。但他的文章也有毛病,阅后给人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恐怕作者有知识分子的清高吧?”过了不久,毛泽东听取新闻界人士汇报情况的时候,又一次谈到姚雪垠的《惠泉吃茶记》。消息传开,文艺界、新闻界人士纷纷找《新观察》查阅,《新观察》一时为之洛阳纸贵。
《惠泉吃茶记》是一篇记游散文,发表在1956年第17期《新观察》上。文章记叙了姚先生到无锡惠山吃惠泉茶的一段经历。作者久闻无锡惠泉茶的盛名,因而兴致勃勃慕名前往品赏。“许多年来,我不知遇到过多少人,人人都称赞惠山的泉水最美,而且我在许多古人的笔记中也常常见到有关赞扬惠泉的掌故逸闻。”所以,作者这次来无锡惠山,却“决心要仔细地、慢慢地、小口小口地、用舌尖品着滋味吃。”作者写了吃茶的经过:“我倒了一杯茶,看见茶色很淡,也闻不到香味,呷了一小口含在嘴里,用舌尖慢慢品味,不但觉不出味道好,甚至远没有南京鸡鸣寺的茶好吃。总之,香、色、味三者都极平常。”姚先生又听到旁边桌上吃茶人说:“傻崽子,吃哉!这是二泉的茶,吃哉!”意思是,二泉的茶不好吃才怪呢。但这一番吃茶的体验和见闻,给作者的是遗憾失望。回到宾馆后,“怀着一点惋惜的心情作《惠泉吃茶记》以记之。”
有人要问,姚雪垠吃了几盏惠泉茶,就下结论,未免武断了吧。其实,作者的叙述和描写精彩得多,文章内容也相当丰富,而感受更是特别,艺术手法出彩。笔者限于篇幅,不便引述。姚雪垠是文章大家,绝不会简单、草率、肤浅著文的,否则,怎么会引起毛主席的注意,并点评称赞呢?一代伟人毛泽东对文艺问题很敏感、在艺术识见上别有洞见,是大家公认的。
评论家江凯波说:《惠泉吃茶记》文章表面看来只是叙述吃茶和游览的全过程,但却有着深厚的内涵,文中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引人回味。这就是,许多世事如同吃茶一样,“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许多世事亦如吃茶一样,人云亦云,吹哄而起。作者借喝茶来发议论,在委婉有致的叙事中,蕴含生活哲理。而这种勤于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向前人提出不同意见,敢于向权威甚至“圣人”挑战的勇气是极为难能可贵的。这也正是这篇散文深得毛泽东赞赏的一个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评文当要知人论世,姚雪垠在创作遇到阻力后敢上书毛泽东主席,寻求支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必有非凡的勇气和识见的。从姚先生《惠泉吃茶记》一文来看,文如其人,此公身上有古人的“狂狷”之气,敢担当,具只眼,此言大至不虚。也难怪毛主席论他“有知识分子的清高吧”。
惠山是无锡锡惠公园的一座名山。笔者定居江南后,曾两次登惠山览胜,在山脚,也看到了“天下第二泉”的镌刻,只是没有吃过惠泉茶之类。宋代苏东坡曾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名句,“小团月”是名茶,“第二泉”是名水,两者相遇,珠联璧合。在现代,无锡盲人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如泣如诉享誉世界。尽管50年前,惠泉茶让姚雪垠先生大有遗憾,但名山、名泉、名人、名文、名曲风云际会于此,还是蛮有意思的。今天的读者有兴趣,不妨找来姚雪垠先生的《惠泉吃茶记》以一读,顺便吃茶两盏也好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