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的东西中提过高中成绩不好的事情,便有同事很认真的揭了这个伤疤——说是很期待我分析高中成绩不好原因的论文。作为一个很好说话的人,我只能硬着头皮试试了。
首先要说的是,严格的说我的智商只能算中下,所以家有天才的请转移战场至《最强大脑》。其次,我不过是就自身经历说事儿,不是谈教育经验,所以一定要当佐餐小菜,而不是教育论文来看。
我上学的年纪是处在新课改的前期,基本上从小学到高中都经历过课程改革。自认为小学和初中的作用其实主要在于培养学习习惯,并找到自己学习节奏的阶段,真正学到的知识也仅仅是生活常识,若是能够找到合适的道路,这个阶段的成绩并不会太大的影响到未来的学习。
高中是真正学习高级知识的时候,这也是中国把这个阶段的学校称之为高级中学原因。在正确找到自己学习节奏的前提之下,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老师。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的意义远超传授知识这一点。对学生的重视程度、合适时机的督促要求、因材施教的教育手段等等各个方面对学生都有很大影响。不过总结来说,老师如果有一颗将成绩差的学生变好的心,而不是总想着坐享其成,依靠那些绝对自律的学生来成就自己名师的名头,那就足以称之为是一名优秀的老师。此处不做点名批评,但是要着重感谢一下三战高考时,对我十分严厉的班主任老师。
第二,氛围。能够做到如同伟人那样,在茶馆里依旧旁若无人阅读的毕竟在少数。所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十分的重要。就像如今的朋友圈,若是你每天接受的都是微商的狂轰乱炸,时间久了你便会有一点儿做生意的小心思;而若是朋友圈里都是学习提高的内容,你也会偶尔点进去提高上几分钟。
第三,羞耻心。我很难找到一个更温柔的词汇来谈这一点,就将就着理解一下。“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若是学生本身就有种自暴自弃的念头,一副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滚刀肉模样,就算你雇佣名师洗脑,每日学霸环绕,他试卷上连名字都不写,也指望不上能考出什么成绩。
第四,奖惩机制。读书时候多数的孩子还是未成年的状态,法律意义上讲都是一定程度上不需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何况这种限制人的枯燥学习。所以,适当的物质或是精神刺激是很有必要的。在奖励方面,我接受的基本是空白。惩罚机制倒是接受的十分全面。
第五,自制力或认同度。若在学习方面有足够的自制力,其实以上各点都不是什么问题。而如果对自己学习这件事情有足够的认同度,也就是心里接受这是自己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而不是父母的面子工程,学习的主动性还是足以争取到良好成绩的。
最后,也是我最想说的。学习这件事情其实是基因中原本就存在的东西,只是因为社会的不断进步,将其强制化了而已。加上动物(包括人)本性是向往自由,而不是受限制,加上很多试卷上的知识,短期来看确实是仅仅被用来应付考试,并不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所以才会出现对学习抵触的现象。
想象一下,若是不学习便会失去保证呼吸的氧气,不及格便会失去维持生命的食物,不努力便会失去遮体的衣物。学习这件事绝对是所有人放在首位的事情。没有生存压力和内心希冀的鞭策,谁都不会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这也是很多坏小子为了追姑娘可以练出一手好字,激动时的母亲可以徒手抬起一辆轿车的缘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