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读写的是第百一十回,第百十一回,第百十二回。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2879/29d52c279ecde724.jpg)
第百一十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
第百十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
第百十二回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死雠仇赵妾赴冥曹
家族的变故,亲人的离散,接二连三的打击,上了年纪的贾母也跟着现出末世的光景。先是饮食小毛病,医视不见好,病症反而转重。终于,在尽了最后一分力之后,命归地府。
贾母的死,无疑是宣告贾家的彻底败落,以及荣华富贵的一次终结。
贾母的丧事办理,又恰好表明了这一点。可以与之前秦可卿的丧事做一对比。前者风光体面,热闹气派,井然有序。后者捉襟见肘,一应人事不到位,勉强过去。
主要因为贾家前后情势不同,直接体现在人事上,具体落到钱财上。人世的势利善恶全都有了。
仍叫凤姐来主持丧期内务,安排人手事务,因钱两不兑现拖拉,下面办事的人也跟着拖拉对付。再者,贾家失势,凤姐素来过于严厉,得罪不少人,到这个时候,谁还忠心听调派?
鸳鸯求凤姐,但愿把老太太的事办体面一些。何况费用银两上,老太太生前早有安排。可是,眼见乱七八糟的场面,不仅在亲朋面前失礼,也让世人见笑。以为凤姐不尽力。
可那里知道,邢夫人原与凤姐不一条心,想通过老太太的事,能简便就简便,好歹从中留些日后用度。加上贾政王夫人也听邢夫人的,又因前回抄家,那里能铺排,让人误会生是非呢。因此,到凤姐手上,银两总发不下来,事情怎么能办得利索呢。
鸳鸯自跟着老太太,不仅因为有感情,也想到自己以后的出路。家里的兄嫂自然毫无指靠,留在贾府,老太太走了,自己的位置在哪,跟谁?想当初大老爷看上被拒,眼下虽发往海疆,到头来又怎样呢?心灰意冷,不如随老太太去。
在秦可卿的召唤下,悬梁自尽。贾政念鸳鸯忠心,甚是敬意,随老太太一同发丧,给其兄嫂一百银作为抚恤。
家败众人欺。平时好好的没什么,一旦见你不好来,世人的恶就盯上了。
这不就跳出周瑞家的干儿子何三来,在狐朋狗友的攒掇下,打起贾府的主意,惦记起老太太留下的金银财宝。
伙同一班海盗,趁贾家人等送灵不在府内之机,入夜做案。
不想这天晚上,妙玉来访,去看访惜春。正好惜春留下来看家。当晚俩人下棋夜谈。正碰上这伙盗贼,自然是吓得不敢出声。
而盗贼上房,早将屋内的这两位美人看在眼里,挂在心上。
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将老太太仅剩的一些现银财宝掠了去。贾府这边只好报官处理。
盗贼那边,盯上妙玉的那一位,又趁入夜来劫妙玉。一个妙龄少女,那里是江湖盗贼的对手。
至五更天,妙玉正自打坐,只觉心惊肉跳。突然闻得异香,心下虽是明白,人早已麻木,手脚不能动弹。睁眼看着一盗贼拿着短刀进屋来,将自己轻薄了一回,终于掇弄翻墙劫背而去。
好好的一个妙玉,一个与世隔绝的完全的纯洁少女,被一个肮脏的盗贼臭男人沾污了去。唉,世事让人难以言语。
妙玉的结局,是生是死,至此悬而未决。
赵姨娘在贾母死后,忽然中邪发病,竟不治死掉。将赵姨娘如此写死,只能说明了她不是一个好人,害人终害己,被阴司鬼怪拷索了命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