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矮了?驼背了?50岁后骨折了?家族骨折病历?这些可能都是骨质疏松的前兆。
不要将你的骨骼健康交给概率
骨质疏松症会让患者骨质量变差,从而更易发生骨折,大多数人在骨折后才发现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静悄悄的“流行病”
35岁起骨量开始慢慢流失,最终可能发展成骨质疏松;
我国60~69岁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在男性中约为30%,在女性中高达50~60%, 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其发病率跃居常见病的第7位,成为严重的世界性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症是目前世界上绝经后妇女、中老年人中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保健费用消耗较大的疾病之一。
骨质疏松:致死致残的“隐形杀手”
—骨折与致死—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如胸部、腰椎、脊柱骨折会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影响了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
—身长缩短、驼背—
随着患者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的症状会逐渐加重,驼背曲度也会逐渐增大。患者的椎体逐渐压缩,椎体每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疼痛—
大部分骨质疏松患者都会有疼痛,腰背痛占70%~8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治疗误区--单纯补钙
目前,许多老年人都错误认为,出现骨质疏松就应该补钙,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然而,过度补钙有可能会增加髋关节骨折的风险!因为血液中钙的含量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盲目补钙反而会导致血钙含量过高,引起高钙血症或其他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实际上,补钙只适用于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而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患者就不适合靠单纯补钙来治疗。
骨质疏松患者的正确选择
—器官年轻化管理 —
选择正确的营养补给,对抗骨质疏松单独补钙是危险的,要注意其他营养素的配合使用。遵循个性化、动态变化、连续性、系统性的治疗原则,制定适合个体的功能营养素补充方案,确保其对骨质疏松具有准确的靶向调理作用,使骨量达到理想水平,让身体系统走向平衡的同时保持最佳状态。
—超声骨密度检测—
及时掌握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利用骨质对超声衰减度(BUA)和声速(SOS)的变化,对人体骨密度、骨强度等生理学参数进行无创、无损、无辐射检测,及时评估儿童生理发育、女性哺乳期、停经后的骨密度动态变化及中老年人骨损骨折风险的预防,为骨质疏松症提供先进的诊疗手段。
骨密度是我们骨骼健康年轻的一个指标。如果年轻时不多加注意,到老了我们的骨骼就容易出现很多问题,骨量就像银行存款,年轻时存的越多,年老时可用的余额也就越多。想要预防骨质疏松,不妨从年轻时开始给骨骼“充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