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在网易,我加入的第一个博客圈是有着近5万圈友的纯文学圈子《文学港湾》。这让我有点小激动。当时我是很认真的。下面是我当时记的管理日记,时间是2016年:
2月20日
网易博客《文学港湾》圈主妮妮发来征询函,是否愿意担任圈子管理员。经过思考和查看圈子有关要求,给予答复,同意担任圈子管理员。
2月21日
正式加入网易博客圈《文学港湾》。由妮妮培训后,进入QQ群《文学港湾》办公一室。后在墨芳齋继续培训,完成两篇自由体诗的点评。改正一篇栏目投送错误(一篇电视连续剧剧本投到了原创小说栏目,改为原创剧本栏目)。
2月27日
虽然还没正式上班,但看到圈内一些新进的管理员已经迫不期待了,所以,今天,我也开始尝试点评。首先点评了5首自由体诗。按照圈内规定,删除4篇没有冠以【原创】字样的散文,点评2篇散文。但这两篇散文真的不敢恭维,一篇说的是云南大理三塔,几乎就是一个说明文。另一篇,说什么“积极防御”,也就是分行的文字而已,这样的所谓散文,还真的不好推荐。可既然点开了,按照圈子规定,给圈内五星推荐。反正这个点评相当宽泛,从很好到勉强都可以。
我在《文学港湾》“工作”了一段时候后,发现了一些问题。也许是我与网络世界还有一定的距离,也许是我还没有搞清楚博客平台的一些运行规则,我就把我的一些想法向圈子提出来。比如:《文学港湾》是个纯文学圈子,可不少圈友推送的博客连最起码的文体都没搞清楚。
诗歌和小说容易区别,散文和杂文就常被人搞错。如有的圈友推送来一篇散文,可打开一看,全是图片,加上少量图片说明。还有的圈友就是一些常识性的文章,他也知道不算散文,却将日志推送到了杂文栏目。也许把“杂文”看成了“杂八杂七”的文章。其实,狭义的杂文属于现代散文的分支,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包括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文艺政论等。
遇到这样的日志,感到为难。也许是圈子文体栏目分得还不够细,也许是网络平台入口太宽,结果,各种“准违规”的日志纷至沓来,给管理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我在企业报做编辑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文章,一般是不予采纳的。但凡有些可读性的,便要给作者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认真打磨,直到符合要求。而在网络圈子,就很难做到这样。
结果就是,《文学港湾》的“杂文”栏目还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杂文”,确实是除了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形式以后,剩下的各类文体的集合体,也就是包罗万象。我的意见得到创建圈主认可,但也和我作了解释。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圈子直接将我从“管理员”提升为“副圈主”。
《淡若清茶》博客圈则更有意思,直接邀请我出任常务副圈主,我当时并没有答应,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一个来月后,我无意中发现,在圈子的管理人员一栏里,竟然有我的名字。我这一个多月没有“工作”,创建圈主怎么就没有来问一声呢?我不敢再推辞了,立刻投入到了圈子的管理中。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忽然有人通过圈内来信一定要我参与他的圈子管理,说既然能参加其他的圈子,那他这个圈子更应该参加。原来,名为 《以文会友—百科讲坛》的博客圈的创建人竟然是我的同事。企业改制前,他是技术开发处的高工,我在党委宣传部负责企业报编辑出版。既如此,确实没有推脱的理由了。
就这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成为了六个博客圈的管理人员。他们是《文学港湾》《民俗文化研究中心》《老兵博客联盟》 《以文会友百科讲坛》《淡若清茶》 《心情彼岸》。每天博客的阅读量多的时候近200篇,少的时候也有100来篇。说不辛苦那是假的。因为这个时侯,我还返聘在企业改制后新成立的社区服务指导中心上班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