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深圳隔条布吉河,自打毕业到深圳工作多年,香港依然停留在隔河相望。直到2000年才首次走进香港。此后,香港就成为我“路过”最多的城市,总在此转机飞向全球各地,但真正走进香港却屈指可数。
2000年12月,国际电信展在香港开幕,我前往作技术讲解。
为什么会被安排去展会站台呢?
众所周知,参展是拓展市场、宣传品牌的重要举措之一。展会本是市场部的职责,只是,公司那时尚在海外拓展初期,陆续在全球不少地方布展,人手不足,求助培训中心。另一方面,参展对老师也是一个历炼机会。于是,培训中心挑了一些英语与技术皆佳的老师支持市场。我就被派往香港电信展承担无线产品的讲解。
面向客户的技术宣讲与平时的客户培训,侧重点还是有差异的。所以市场部还给我们组织了集中培训,强调注意事项。
还有一件事很爽,参加展会需要正装出场,公司让我们购置西装,可以报销三四千元的置装费。我跑遍深圳几大超市,专挑最贵最好的西装,挑中两套都未花完额度。
到达香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宾馆是Mini型的,转个身都困难。早出晚归,行走在大厦底下,仰望狭小的天空,从未见到过太阳。虽然街市拥挤,但很有秩序,人之间有礼有节。直到现在,对香港的印象仍是如此。每次回国,一进入深圳,气氛立刻就变了,喧嚣闹腾,人们似乎都很急躁,戾气很重,稍不留意,冲突即起。反过来,每次离开深圳出境,一进入香港,秩序井然,心立刻就静了。
此刻回想, 这次香港展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
一是,当什么人讲什么话
那天,有个客户问询一个技术细节,就请了一位研发人员来回答。每个展台,除了象我们这种站在前台的人员外,还有研发人员作后台支持,碰到复杂的技术问题,就会请出研发工程师来解答。
待客户走后,市场人员就严厉批评这研发兄弟回答得太实在。
记得那位市场老兄还将我们叫到一块儿训话,还举了个例子。如果你要卖一双布鞋给老太太,就要强调,这布鞋既舒适又便宜,面向年轻姑娘,你要强调这是今年最新时尚。要学会当什么人讲什么话,要讲真话,但不是所有的真话都要讲出来。
想来,能做市场的人,真的都是人精啊!
后来,我总对单身的姑娘说,嫁人还是嫁研发兄弟,也许少点情趣,但可图个安心。那市场的兄弟巧言令色,把你卖了都不知道。(市场的哥们,别打我这老妪哟!)
二是,有幸与老板合影
有一天展会差不多结束的时候,仅有一名客户还在交流。我们没啥事,仍就笔挺笔挺地立在设备前。
这时,我注意到老板独自站在一边,远远地望向客户。
不知哪来的胆量,我径直走到老板跟前,表达对老板的崇拜之情,并希望合影一张。
老板说:“只要你老公没意见!”
之后,我们所有在场人员都兴奋地排着队一一与老板合影。
后来,我不无得瑟地与人聊到此情此景。
有个人听后说,老板那天心情一定很好。
为啥呢?
因为曾经也有人这样央求与老板合影,老板直接回复:“幼稚!”
这次成为我在公司有且仅有一次与老板的合影。
据悉后来只要成为公司金牌员工,都可以与老板合影。我2001年真还得过金牌,可惜那时还没这个福利。仅有一块金牌还留在家中。偶尔翻到了,想着好歹是真金,就想继续留着吧,万一哪天落魄了,或许还可卖了换点口粮。
本次展会,持续一周,到结束那晚,才觉疲劳不堪。本已梳洗完毕准备上床休息,突然接到同事电话,说有人约了一起去蹦迪,放松放松。
一听说要去蹦迪,疲劳顿消,十分兴奋。要知道,我大学那会流行跳交谊舞,中间总会穿插一段迪士高舞曲,群魔乱舞,激情充沛,相当痴迷。可自从离开校园,多年未再进过舞厅,偶尔兴致来了,在家蹦蹦。这次机会难得,且能错过?
大约晚上十二点过后迪厅才开场,可蹦跶才个把小时,已是头晕目眩。想当年在大学时,有时通宵跳舞,第二天上午补个觉就恢复了。唉,岁月不饶人呀!只好打的回宾馆。
首次香港之行,就结束在那夜舞动的晕眩中。
附图照片拍于2000年12月香港电信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