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旧历年的尾声,趁着阳光,我去梅园访梅。
梅园是无锡实业家荣德生先生建造的私家花园。今天的梅园,已是江南著名的赏梅胜地,和杭州超山、苏州邓蔚并称“江南三大赏梅胜地”。它背倚横山,南邻太湖,每年冬末春初,无锡本地人都喜欢去梅园访梅踏春。
漫步在园中,满山的春梅尚在沉睡,而黄色的腊梅花开得正艳。盘旋虬曲的枝干上,黄色的花瓣,似琼玉,如黄翡,映衬着蓝天,在寒风中傲然怒放。幽幽的清香,萦绕在鼻尖,似有若无。
相比于粉色的春梅,我更喜欢腊梅。黄的高雅,香的清新,清冷而又飘逸。
看着眼前一树树寒梅,心头浮起那些熟悉的诗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妻鹤子”林逋的这两句诗,可算得上是咏梅的绝唱了,从古至今写梅的难出其右。短短两句话,清清浅浅,勾勒出梅花高逸方的风骨之美。
林逋一生,独居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性喜恬淡,不慕荣华,他的梅花诗句,可说是其一生的写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那是李清照晚年的词作。晚年的易安居士,天涯漂泊,孤苦无依,在回忆中渡尽残年。
这首梅花词,是女词人面对梅花,自伤身世,梅花枝头俏,她却是欲语无人诉,一腔柔肠,满目疮痍,空留余恨!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那是姜夔的《暗香》。姜夔因林逋诗句所得灵感,写的《暗香》《疏影》两首词作,可算的梅花词中的妙品。
我尤其钟爱这两句话。词人借梅花而遥念佳人,当年携手处,梅开人依依,而今听吹笛,梅边人影孤。多少惆怅清泪,只有梅相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提到梅花诗,卢梅坡的这首诗绝对是榜上有名的。
简单两句话,巧用对比,就把梅花的风姿勾勒出来,引得读者遐想联翩。记得当年初读这两句诗,只觉得余香满口,细细回味,却又很难确切地说到底好在哪里。我想,好的文句就是这样,言已尽而意无穷,让读者自己去反复咀嚼。
我还曾经听过一段京歌《梅花赋》,特别喜欢歌词:
倘若风雨他日来
枝叶凋零还有傲骨在
即便寒冷雪花飞
我伴梅花报春来
在梅园的满目繁花中,不自禁遥想当年荣氏兄弟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以拼搏的精神,实业救国,开启了无锡近代工商业的辉煌历史。建国后,又兴办教育,为民造福,时至今日,提起荣氏家族,无锡人民依然连声赞许。而荣氏梅园,不仅仅是荣氏家族的荣耀,也早就成为了无锡人民的骄傲。
自古以来,中国人爱梅,不仅爱它的绰约风姿,更是爱它的傲骨铮铮,不畏风霜。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雪,梅花诗镌刻着梅花魂,梅花魂早已烙印在中国人的血脉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