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父母期:从拿得起到放得下
1.心理年龄的最高阶段:父母期。
2.儿童:拿不起;青春期:拿得起一部分;成年期:拿得起更多;父母期:拿得起,也放得下。
3.父母期的特征:大象无形,因材施教,顺势而为。
大象无形:不拘泥于一定的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
因材施教:给不同的人出不同的建议。
顺势而为:先拿起,再放下。
4.蹲下来跟孩子对话,蹲下来的不只是身体,还有心。
先站得起来,能撑住这个家,再蹲下来。
5.首先得能拿得起,才谈放得下。才能创造未来。
第十课:心理年龄与自我成长
1.悲惨人生自我实现模型:人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对一些信息进行删减,得出一些偏见结论,贴标签,并不断地验证这个结论。例如,细节决定成败,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等结论,就是抓住一部分信息,然后得出结论。
2.一个心理不成熟的人,看不到全局。会删减信息得出有偏见的结论。
3.如何破解悲惨模型?透过见解和表象,去看事物的全部信息。不要通过别人的看法来做判断,回到真实发生的事情,这个事情的界线在哪里,从全局来看。
4.我们的学习是用来反思自己的,能看到别人的心理年龄,但不要指责别人。看到别人的不足,反思自己身上是否有同样的问题,然后去改进。
5.遇到事情的时候,如果忍,就难受;如果对抗,也不舒服。从而累积情绪。
6.反思自己,如果觉得自己在忍,说明在儿童期;如果在对抗,说明在青春期。无论哪个阶段,重新来看待自己,如何成长。用六把钥匙来看待这个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