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茶壶说
话题起于和我的跆拳道教练聊天。
教练是个97年小男生,脸上刚脱少年人的稚气,尚未有成年人的世俗。他说要离职回家了,来北京本就是为了玩儿,并没有打算在北京常住。
他说,少年时候还觉得自己不平凡,总想着要干一番事业,但现在觉得,自己是个平凡人,过平凡普通的日子,挺好。
我当时立刻觉得吃惊,97年的孩子这么通透,这么有人生智慧,深觉小看了九五后。
回想一下,我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的标志之一,就是毫无负担地承认,我是一个平凡的人。
因为在认清了这个事实之后,就更容易脚踏实地,什么事情都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不会觉得简单的基础浪费了我的天赋异禀,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天才,不该做这些简单的工作。
这种变化,在写小说这件事情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前几天翻出大学时候写的长篇小说看了一遍,打从心底里不想承认是我自己写的。
用词矫揉造作,人物动机也不明确,故事情节的节奏混乱,反转也生硬得很。
对于写小说这件事,我也曾认为自己是有天赋的,是那种“祖师爷赏饭”的人。现在回头一看,真正有天赋的人,绝对不会写成那个鬼样子啊。
幸好,亡羊补牢未为晚,我在还没有被自己坑死的时候,及时认清了自己是那种“祖师爷不会搭理你”的芸芸众生。继而勤奋耕耘,这才小有收获。
其实,承认平凡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尤其在这样一个以平凡为耻的社会里。
大量的成功案例,不断地被推送到我们的眼前。案例中的主人公越来越年轻,从前辈到同龄人,再到如今的下一代人。案例中的成功也越来越耀眼,从年薪到创业,再到各种各样的人生赢家。
有时候,看着这些密集的成功案例,仿佛直上青云的人已经遍地都是,不禁会自愧不如。就好像一个普通小孩儿,跟有数码宝贝的孩子站在一起了一样。
很多人会觉得近些年里犯罪事件高发,每天打开新闻,打开各种资讯客户端的时候,都会看到很多新近发生的犯罪案件。
于是,有的人会说,是社会治安变差了,犯罪案件比前些年多了不止一倍,简直成了日常。
但如果拿出真实的统计数字,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犯罪案件骤然翻倍,而是随着消息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传播效率越来越高,导致每有什么事情都会在眨眼间传遍四面八方。
而且,往往还会伴随着各种演绎出来的说法,使得一件事最终传成了好几件事。
那些成功案例也是如此。大量密集的报道给我们造成了一种错觉,好像社会上除了自己之外的每一个人,都天赋异禀,运气爆棚,每一个人都是成功者,每一个人都是天选之人。
然而,这样的舆论导向于我们而言,只是徒增焦虑罢了。
我个人对诸如新闻学,传播学一类的学问知之甚少,只听过一句让我印象很深刻的话。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
人本来就是猎奇的,不平凡如果是一个大众事件,那就不值得大书特书,大肆宣扬了。
两都腹:记录两个平凡人对世界的看法
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