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们要送孩子回娘家去上学了,晚上就走。嫂子赶紧去街上去买糯米粉和面粉做艾糍粑,按他们的叫法就叫艾米果吧。
艾米果好吃却难做,先得把摘回来的艾草清洗干净,这道工序最是繁琐,要把头上的枯叶子去掉,还要把沾着的草屑清理干净,择去头上老的部分,还有里面的泥沙也要洗净。
我和嫂子两人在一个大盆里第一遍清洗,一小朵一小朵的弄着,我没要小凳子,腿都蹲麻了,嫂子坐个小凳子也说腰酸。摘得时候越多越好,洗的时候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越少越好,巴不得刚放下去就洗好了,两个人洗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把第一遍清洗好。
第一遍清洗,水脏脏的等第一遍清洗好后,嫂子去烧火把锅里的水烧开准备煮艾草。我继续用水冲洗第二第三第四遍,直到盆底再也看不到一点泥沙,还换来了嫂子的一顿好夸,说我洗的干净,如果是家婆做的她都没本事吃,泥沙太多了。劳动成果得到肯定,心里自然是极好的。清洗好后,便去帮忙烧火煮艾草,嫂子在一旁准备馅料,把萝卜干切碎,还有五花肉放点辣椒面和在一起在燃气灶上炒熟,馅料可以把萝卜干换成酸笋,家里没有酸笋只好拿萝卜干代替。艾草在锅里煮烂开才捞起来滤干水。
把面粉和糯米粉按照比例倒在滤好水分的艾草里和成艾面团,然后开始揪一小团下来搓圆压扁压成大饼状,把馅料铺在中间对折捏紧,艾米果便成型了,捏够了一笼便放到锅里蒸熟即可。
第一笼出来时,由于家里人多,基本上分完来吃了。作为一个吃货竟然只顾着吃忘记拍照了,弄完第二笼后,馅料用光了。面团还剩好多,嫂子干脆在面团上撒些糖上去做甜的什么也不包,甜的也蒸了两笼出来。
等忙完,肚子也吃艾米果吃饱了,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六点多,本想吃过晚饭再出发的,只是肚子再也装不下多余的食物,随即决定早点出发。
六点三十五分,一家子五口一一跟大哥大嫂,家公家婆还有小侄子道别后终于出发了,小侄子舍不得我们家的三个孩子不肯跟我们说再见,大嫂后来还说我们走后小侄子哭了,许是他缺少玩伴,好不容易有姐姐弟弟陪他玩,一下子离开不适应吧。
离别总是伤感的,只是没有离别哪来的相聚?
网友评论